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11月碳市月报 | 全国碳市场回暖,北京碳价再创历史新高

· 碳市场

 

01 全国市场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本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729.8万吨,总成交额4.04亿元。挂牌协议交易月成交量263.4万吨,月成交额1.52亿元,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57.52元/吨。大宗协议交易月成交量466.4万吨,月成交额2.52亿元。

🔹截至11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2.03亿吨,累计成交额90.16亿元。

🔹本月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增加,碳价出现小幅波动,整体波动下行,最终碳价较上月月末相比下跌0.8%,自58.00元下跌至57.52元。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57.30元,最高为58.10元。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42.54元,最高为59.00元。

🔹线上成交263.4万吨,较上月成交量相比大幅增加。

🔹线上成交466.4万吨,较上月成交量相比大幅增加。

 

02 广东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广东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性增加,碳价波动较大,整体呈现“过山车”态势,最终月末碳价较上月相比上涨1.5%,自76.84元上涨至78.03元。本月产生5笔线下交易。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73.11元,最高为81.18元。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69.65元,最高为84.80元。

🔹本月线上成交55.4万吨,交易量与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本月线下成交60.0万吨,交易量与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03 湖北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 本月湖北碳市场交易活跃度下降,碳价整体呈现下跌趋势,最终月末碳价较上月下跌2.6%,自49.58元下跌至48.31元,线下无交易。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48.03元,最高为50.95元。

🔹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13.4万吨,交易量相比上月减少22.5%。

 

04 上海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上海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增加,碳价出现小幅波动,最终月末碳价相较上月下跌1.4%,自55.80元下跌至55.00元。线下产生3笔交易。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53.28元,最高为57.19元。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51.06元,最高为54.56元。

🔹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15.9万吨,相较于上月相比增加78.7%。

🔹本月线下成交总量为30.0万吨。

 

05 北京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北京碳市场本月线上交易活跃度增加,临近履约期,碳价再创新高,11月4日,单日碳价暴涨18.5%,达145.94元。最终碳价较上月上涨5.1%,自122.17元上涨至128.46元。线下交易活跃度大幅增加。

🔹北京绿色交易所于2022年11月23日组织实施了北京市2021年度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本次有偿竞价发放总量为200万吨,竞价底价为117.54元/吨。成交总量96.1万吨。成交总额1.13亿元。统一成交价为117.54元/吨,最高申报价格为150元/吨,最低申报价格为117.54元/吨。

🔹线上最低成交价为109.07元,最高为145.94元。

🔹线下最低成交价为25.00元,最高为134.00元。

🔹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67.6万吨,相较上月相比增加81.7%。

🔹本月线下成交总量为115.9万吨,相较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06 天津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天津碳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本月只产生1笔线下交易,碳价呈现下跌趋势,最终碳价较上月下跌1.7%,自37.19元下跌至36.56元。线下无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1.6万吨,较上月成交量相比减少75.4%。

 

07 深圳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深圳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增加,碳价出现大幅波动,最终月末碳价较上月末相比上涨12.6%,自57.00元上涨至58.47元。线下产生4笔交易。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54.81元,最高为65.98元。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41.25元,最高为61.81元。

🔹本月线上共成交2.5万吨,较上月相比增加8.7%。

🔹本月线下共成交7.8万吨,较上月相比减少43.1%。

 

08 重庆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重庆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降低,本月线上只产生2笔交易,碳价呈现上涨趋势,最终月末碳价较上周末相比上涨1.3%,自31.04元上涨至31.45元。线下无交易产生。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30.10元,最高为31.45元。

🔹本月线上共成交205吨,较上月相比大幅减少。

 

09 福建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福建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降低,碳价整体呈现上涨趋势,最终价格较上月相比暴涨14.1%,自29.50元上涨至33.67元。本月线下产生2笔交易。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30.85元,最高为33.67元。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26.00元,最高为35.00元。

🔹线上成交35.3万吨,与上月成交量相比减少8.6%。

🔹线下成交15.0万吨。

 

10 减排量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11月,CCER共成交26万吨,成交量较上月相比减少68.3%,其中天津、四川成交量相对较多,上海、北京也有小幅成交量,其余试点无成交量。

🔹从开市以来CCER累计成交量来看,上海占比39%,位居第一,广东占比16%,位列第二,天津占比15%,位列第三。

 

11 绿色金融市场

 

1、四川环交所落地首笔环境权益质押贷款

11月28日,北京银行南京分行向南京鑫浩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发放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质押贷款100万元,由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办理CCER质押。四川环交所通过“标准化办理+平台协作”形式,先后在全国落地4笔环境权益质押贷款,助力企业获得融资共计2300万元。

为开展环保技术研发与技术服务,南京鑫浩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向北京银行南京分行申请1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以关联公司持有的2万吨CCER作为质押物。四川环交所在收到CCER质押融资业务申请后,配合开展权属认定、贷前调查、权益质押等工作,高效解决客户跨省业务办理需求。

据悉,该笔贷款是北京银行南京分行落地的首笔环境权益质押融资业务,是该分行践行绿色金融的一次有益尝试。

2、国家电投成功注册全国首支碳排放权绿色资产担保债券

11月28日,国家电投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功注册全国首支“碳排放权绿色资产担保债券”。本期债券发行规模1.3亿元,期限180天,发行价格低于同期限债券水平。碳资产管理公司作为国家电投碳金融业务的牵头单位,会同债券发行人江西公司仅用81天完成债券注册工作。债券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江西公司所属火电厂汽轮机组通流改造,可提高汽轮机效率,降低机组煤耗水平,具有显著的碳减排效益。

碳排放权绿色资产担保债券是基于碳资产价值的新融资工具。此前,中国银行间市场债务融资工具体系中缺少以碳排放权为担保物的债券品种。本次注册,成功为其引入新品种,丰富了我国债务融资工具体系。

3、包钢落地全国钢铁行业首笔绿色低碳前融贷款创新业务

包钢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示范项目首笔前融贷款落地,该项创新业务不仅实现了全国钢铁行业碳减排技术领域信贷投放零的突破。据悉,该笔信贷业务专项用于项目前期设备采购,有效支持项目在疫情期间持续推进。与此同时,该笔信贷业务不仅是平安银行银行呼和浩特分行首笔绿色低碳前融贷款创新,也是首笔适用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业务。

 

 

 

订阅
上一篇
中创碳投周洁婷、孟兵站获得“2022年度北京市东城区优秀人才”荣誉称号
下一篇
国内碳市 | 广东省2021年度配额履约工作圆满收官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