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实践参观
10月9日,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际,中创碳投党支部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集体前往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实践参观。

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总建筑面积14.7万平方米,按照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脉络,共分为四个部分,全方位、全过程、全景式、史诗般宣传展示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的光辉历史。展览通过2500余幅图片、4500多件文物实物全面反映党的不懈奋斗史、不怕牺牲史、理论探索史、为民造福史、自身建设史。

通过了解一件件详实的历史文件,党员同志们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视频展厅中,浸入式、震撼性的全景展现长征历程给党员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党员同志们深刻体会到我们党为国家和民族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巨大贡献。大家在参观学习中进一步增强了共产主义信仰,汲取了奋进力量。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应走好属于自己的长征路。参观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延续先辈们的初心使命,深刻领会党中央的最新精神和重要决策,发挥专业所长,以抓铁有痕的精神做好本职工作,为助力国家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党支部党员同志集中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式”
10月16日上午10时,万众期待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创碳投支部书记张斌亮组织部分在京党员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式直播盛况,认真聆听习总书记在大会上的报告。

图 | 部分党员同志集中观看二十大开幕式

图 | 中创碳投总经理唐人虎在党建角深入学习
中创碳投部分党员在观看二十大开幕式后,也纷纷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与体会:
中创碳投党支部书记 张斌亮
对于今后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专门提到,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总书记的讲话,提振了广大气候变化和双碳工作者的信心,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二十大报告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汇聚各方力量,配合主管部门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我国双碳目标实现和建设美丽中国作出积极贡献。
总经办 陈芳
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前进程,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本人怀着激动的心情认真全文观看收听了主席的二十大报告,认真领会、消化、吸收二十大精神。二十大报告既体现了对低碳发展及“双碳”目标工作的重视一以贯之,同时又再次强调和更加明确了未来“双碳”目标推进的基本原则、工作思路、工作节奏和重点工作。作为中创碳投团队成员会继续将党中央的最新、重要决策融入日常工作中,按照公司领导统一安排,做好本职工作,小团队发挥大影响力,为助力国家实现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总经办 王茜璐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再次抵达重要历史性时点。支部党员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深刻体会到,这五年来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接踵而至的巨大风险挑战,我们感受和回顾了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畅想着未来美好的发展蓝图,同时也深感自身责任重大。
作为从事碳中和咨询事业的一员,我们将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来“双碳”目标推进的路线要求,坚定我们发挥专业所长、积极投身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从业初心,为政府和企业客户提供高质量服务。同时,作为基层党组织的一员,我决心配合好支部领导,发挥支部委员的能动性,切实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积极主动做好党员和群众工作,提升党组织在青年员工群体中的服务力和影响力,为企业党建事业发展助力。
投融资和国际事业部 周红明
10月16日,我们一起观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式盛会,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报告既对我国过去五年乃至十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高度凝练的总结,对目前形势进行了精辟的分析,也为下一个五年乃至更久的发展战略指明了方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是指导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文件。本次报告也指明了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原则,下一步将进一步认真学习,领会精神,并贯彻到具体的双碳工作推进中。
咨询事业群-政府服务组 杨荣磊
金秋时节,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大会牵动亿万中外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心,我们通过网络媒体准时认真收看大会直播,认真聆听大会报告。会后,我积极与其他党员同志畅谈心得,交流感受和体会。
党的二十大科学谋划了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目标,作为青年共产党员,我将始终保持与党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政治本色,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以新力量、新风貌,书写属于年轻人的奋斗篇章。结合我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双碳政府咨询”来看,应当充分认识到政府主导和顶层设计对于我国双碳“1+N”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积极配合和服务政府决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应用贡献。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结尾强调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我将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矢志不渝为党和人民的新时代伟业奋斗终身。
咨询事业群-企业低碳组 马晓青
2022年10月16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令我印象深刻。“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90后是幸运的,我们生在新天地,长在红旗下,国家最高速发展、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这30年,正是我们从出生起、一路亲眼见证的,再没有什么比这更有说服力、更有教育意义。作为一名青年党员,我会“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咨询事业群-创新路径组 张雨薇
2022年10月16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观看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在我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我将牢记这三个务必,面对困难知难而进,勇于创新,勇于尝试,努力奋斗,永不放弃。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立志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应有贡献,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做出不懈努力。在精进自身业务能力的同时,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紧跟国家大战略,坚守党员意识阵地。正如李大钊同志曾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唯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
咨询事业群-政府服务组 高诗颖
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到2035年,我国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的目标,同时,也指出了在未来五年中,“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可见,在未来的碳达峰工作中,我们需时刻警惕能源领域和低碳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
在日常的具体工作中,应立足各地的能源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实际,坚持先立后破、安全稳妥降碳的原则,促使碳达峰行动有序推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要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积极领会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认真学习和落实国家能耗和碳排放管理制度,推进能源革命和低碳转型,勇于创新突破,立志为我国新时代低碳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咨询事业群-企业低碳组 李青梅
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报告。报告提出,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十年,我党砥砺奋进,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未来的五年、十年......,我们将更加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继续创造下一个辉煌。
研究院 石岩
在这样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关键历史时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党员,我们更应该怀抱梦想并脚踏实地。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既要敢想敢为又要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研究院 陈梦梦
我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建立公平有效的全球气候变化治理体系,一直在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在气候变化危机越来越加剧的今天,尤其需要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发出“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声音,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对推动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创碳投党支部
在北新桥街道工委组织部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中创碳投党支部成立于2014年,目前有在册党员30余名。支部成立以来,共组织包括春季乐跑赛、扶贫关爱、参观党史纪念馆、社区小学科普教育等党建活动超过40场,参与人数超过1000人次。支部时刻秉承“三个坚持”,充分将党建引领融入企业文化发展,将企业发展与社区治理和校企共建相结合,广泛宣传碳中和理念,推动低碳生产与低碳生活,以“红色”促“绿色”,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同创共赢的党建模式新突破。
支部曾荣获“北京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示范单位”、街道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本支部创建的党建品牌“快乐北极熊”项目,曾获得北京市100个“两新”组织“党建强、发展强”党建品牌项目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