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17部门印发国家战略适应气候变化
日前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的通知,通知指出:减缓和适应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策略,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减缓是指通过能源、工业等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较长时间的调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碳汇,以稳定和降低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化速率。
适应是指通过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风险识别与管理,采取调整措施,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防范不利因素,以减轻气候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和潜在风险。
通知指出到2035 年,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气候风险管理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更加完善,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显著提升,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交通基础设施领域重点突破冻土消融、低温冰雪和风暴潮等预防技术、产品材料和装置设备研发技术,提升青藏、川藏和滇藏铁路及公路地基稳定性能技术。水利基础设施领域重点研发适应干旱高温、旱涝急转、极端低温等不利工况的耐腐蚀性新型筑坝材料和适应技术。能源工程与电网安全设施重点提升多电网联合并网、消纳和调度技术。城乡基础设施重点提升供水供电、交通和应急通讯等的综合适应能力技术。
国务院:2022年支持北京等5地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
6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在绿色方面提出对5省(市)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公司债券予以支持。
在金融方面,该通报提出2022年支持在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山东省开展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在同等条件下对其申报金融改革试验区等方面给予重点考虑和支持,鼓励符合条件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保险公司在上述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双创”、绿色公司信用类债券等金融创新产品。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召开氢能专题会
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 《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规划》中明确提出,“有序推进氢能在交通领域的示范应用,拓展在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应用”。
6月9日,两部委召开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系列座谈会(第三场)——推进氢能在电力领域示范应用专题座谈会,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以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有关负责同志参会。会议重点研究了氢电耦合、氢储能和燃料电池综合能源供应相关政策,以及标准规范制定、核心技术装备创新等情况,并对推动氢能在电力领域的应用提出意见建议。
生态环境部:调整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任务
6月8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为企业纾困解难,针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部分重点排放单位因疫情影响造成的煤质分析样品送检难、现场核查难等实际情况,现对《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报送通知》)部分任务要求进行调整。
《报送通知》要求,各地应于2022年6月30日前完成对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2021年度排放报告的核查、确定并公开2022年度重点排放单位名录等工作。考虑到新冠疫情影响,各地可延至2022年9月底前完成上述工作。针对元素碳含量年度实测月份不足3个月的,缺失月份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使用缺省值。该缺省值由《报送通知》规定的0.03356 tC/GJ调整为不区分煤种的0.03085tC/GJ。
中国石油建成我国首条零碳沙漠公路
近日,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建成投产。新建的86座光伏电站散布在生态防护林带,沙漠公路沿线植被自此彻底告别了柴油机发电灌溉的历史,实现全线零碳排放,成为我国首条零碳公路。
塔里木沙漠公路光伏发电站总装机规模3540千瓦,年发电量362万千瓦时,产生的电力可满足436公里生态防护林每日灌溉所需,实现了生态防护林抽水灌溉“油改电”零碳排放。据测算,每年较柴油发电减排二氧化碳3410吨,生态防护林能吸收二氧化碳约2万吨。
欧盟:碳关税在欧洲议会投票取消
6月8日,欧洲议会将对欧盟绿色新政“fit for 55”-一揽子计划的立法报告进行投票。根据欧洲议会官网信息,投票顺序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改革立法报告,社会气候基金(Social Climate Fund)以及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碳关税)。结果原计划在欧洲议会对欧盟碳关税立法报告的全体投票被取消,方案被退回起草委员会重新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