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 公司要闻

中创碳投咨询事业群副总经理孟兵站接受新华财经访问

新华社北京8月11日电(江宇娟 谢荣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下简称“全国碳市场”)于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在近期举行的新华能源沙龙活动上,专家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交易相对平稳,随着碳市场覆盖范围扩大以及信息披露、碳排放数据核查等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全国碳市场价格水平将更趋合理,能更有效地激励企业减排,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

全国碳市场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重点排放单位2000余家,年覆盖约45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约614万吨,累计成交额3.1亿元,交易价格维持在50元/吨左右。

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咨询事业群副总经理孟兵站表示,2021年是全国碳市场元年,目前交易数据比较平稳。

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以来,碳价未出现大起大落。中国经济信息社碳中和首席分析师顾青表示,从地方试点经验来看,碳价通常呈现季节性波动的特征,非履约期价格会低一些,临近履约期往往会出现明显涨幅。他指出,从长远看,随着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行业越来越多,未来碳价会趋于上涨,从而提高企业主动减排的积极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指出,未来可通过推动增加交易主体、调整配额发放、引入市场化的第三方核查服务等方式来完善全国碳市场的建设。

世界资源研究所北京代表处研究、数据与创新部门(RDI)主任刘哲表示,从欧洲的经验来看,碳交易市场催生了碳排放历史数据注册、披露以及核查等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激发了市场创新行为,从而促进了各行业的碳减排,实现了社会整体福利的改善。全国碳市场的建设相当于搭建了骨架,可以促进各行业、各类组织参与低碳事业,丰富行业主体,推动经济社会的低碳发展。

参与活动的专家强调,碳排放数据的监测、报告与核查(MRV)是碳市场平稳运行的关键基础,确保排放数据的准确、真实和透明,是碳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

对于相关金融衍生品的推出,刘哲认为,未来,随着全国碳市场逐步发展成熟、市场信息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形成竞争性市场,在有较好的数据和信息积累的基础上设计相关金融衍生产品更为合适。

broken image

新华能源沙龙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主办方将会定期组织沙龙活动,邀请著名专家与学者就能源行业的热点问题共同研讨,助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转自 新华社

订阅
上一篇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方海副院长一行莅临中创碳投交流
下一篇
专业服务助力碳中和:中创碳投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