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两周年之际,《财经》杂志在京举办第二届“碳中和高峰论坛”,并在中创碳投视频号、《财经》杂志各官方视频号以及多家主流媒体平台进行线上同步直播。论坛上发布了《中国百家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2022)》《中国上市公司双碳领导力排行榜(2022)》。
《中国百家上市公司碳排放排行榜(2022)》由“总量榜”和“强度榜”组成,是《财经》杂志联合中创碳投发布的第二份碳排放榜单。今年,双方首次发布《中国上市公司双碳领导力排行榜(2022)》。该榜由6个分榜单组成,包括百家高碳排放公司,及互联网、汽车、商业银行、证券、房地产五大行业,用卓越、优秀、良好、中等、一般五个等级来评价头部上市公司落实双碳目标的进程。
《财经》杂志社社长戴小京、中创碳投总经理唐人虎分别发表开幕致辞。
戴小京社长表示,全社会中,企业是碳排放的主体,双碳目标能否实现,企业是否积极承担责任是关键所在。上市公司作为最优秀的企业群体,更应积极行动起来。戴小京社长指出,《财经》杂志及其主办方中国证券市场研究设计中心在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中,一直扮演着参与者、见证者、监督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当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全球向低碳目标转型之际,《财经》杂志希望中国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能够再次站立潮头,引领未来。

图|《财经》杂志社社长戴小京发表开幕致辞
唐人虎总经理从“四度三局五本账”阐述了双碳目标的内涵。从战略角度来讲,中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要做到“四度三局”。“四度”即高度、广度、深度和密度;“三局”则是全局、大局和格局。除此之外,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要算清五本账:经济账、能源账、安全账、民生账和生态账。唐人虎总经理指出,双碳目标要有“骨气”,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有“底气”,当前中国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为全球迈向净零排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志气”,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角色逐渐从参与者,转变成贡献者以及引领者,角色的转变也体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上的决心。

图|中创碳投总经理唐人虎发表开幕致辞
论坛邀请了来自政府、高校、金融机构、咨询机构、企业等各领域人士分享专业洞见,碰撞思维火花。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潘家华发表题为《零碳指向,赢向未来》的演讲,深入辨析了低碳、零碳、碳达峰、碳中和概念,指出实现碳中和应该稳扎稳打。在迈向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对中国也会带来产业发展、就业等多方面的机遇。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发表题为《全球碳中和进程:新共识、新实践和新挑战》的演讲。回顾气候变化对全球和中国带来的深刻影响、世界各国提出碳中和的进程、中国气候投融资现状,指出应当研究中国特色的碳中和发展战略及实施路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李继峰发表题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思考》的演讲,指出未来实现碳中和需要每五年碳强度下降8%-10%,压力巨大,但同时必须要统筹发展、减排和安全,应科学合理设定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路径,可以分为达峰、转换、深度减排和攻坚4个阶段来推进。
中信证券研究院首席分析师于翔发表题为《能源危机之下的“双碳”全景图——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的演讲,指出能源安全与双碳目标并不矛盾,而是短期和长期的问题,本质上是殊途同归。例如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也有助于降低石油需求,助力能源安全。
阿里巴巴集团可持续发展管理委员会主席陈龙发表题为《什么是好的企业碳中和》的演讲,认为好的企业碳中和有四个判断标准:是否把承担社会责任作为整体战略而非仅仅满足合规要求、是否设定科学合理具有雄心的目标并且透明披露、是否把社会责任融入了公司核心的商业设计、是否用一种开放协同的方法联合多方参与者达到目标。
波士顿咨询(BCG)董事总经理周园发表题为《低碳发展:新核心竞争》的演讲,从欧盟碳边境税(CBAM),美国刚刚通过的《通胀缩减法案》分析了对中国带来的竞争压力。中国作为绿色技术全球最大应用市场,需在技术创新、标准制定上承担引领作用

图|各领域人士分享专业洞见
榜单发布环节,中创碳投研究院院长唐进介绍了榜单编制方法。唐进表示,中创碳投和《财经》杂志正逐步构建中国上市公司“1+X”碳榜单体系,其中,“1”是主榜单,覆盖百家高排放公司;“X”是子榜单,覆盖本身排放量不高,但同样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的行业。唐进回顾碳排放排行榜的编制方法,介绍2021年总量榜和强度榜里的洞见,重点介绍了双碳领导力榜单的编制方法,基于中创碳投“SMART-ABC”企业碳管理方法论和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小组(TCFD)的有关建议设定了“上市公司双碳领导力评价体系”,共包含十大议题。

图|中创碳投研究院院长唐进介绍榜单编制方法
《财经》产业研究中心总监刘建中介绍双碳领导力榜里的洞见,分析了高排放公司在落实双碳目标方面存在的优缺点,从五个子行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定位出发,对双碳领导力表现做出解读。刘建中表示,未来将开展三个方面工作:一是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减碳过程中的困难和诉求;二是推广有效率的减碳经验,编写案例合集;三是提高全民的减碳意识。

图|《财经》产业研究中心总监刘建中介绍榜单背后的洞见
路孚特电力与碳首席分析师秦炎发表题为《欧洲的低碳转型与能源危机》的演讲,介绍欧洲的碳中和进展与政策趋势,从欧洲电力市场、碳市场、能源保供等方面展开分析。

圆桌环节,《财经》杂志高级记者尹路主持论坛一“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产业”。来自宁德时代、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隆基绿能、吉利控股集团、中石油、中信建投证券的嘉宾分享了专业洞见。《财经》杂志高级记者韩舒淋主持论坛二“双碳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来自华能集团、中电联、上海环境交易所、中国人民大学、中信证券的嘉宾分享了专业洞见。

图|圆桌论坛一——“双碳”目标下的新能源产业

图|圆桌论坛二——“双碳”市场机制:建立和完善
本次“碳中和高峰论坛”圆满落幕,中创碳投视频号、《财经》杂志各官方视频号以及网易新闻财经、新浪财经、中新经纬、斗鱼、凤凰网科技、百度app财经等多个主流媒体平台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达234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