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上海“碳市场机制与企业碳管理”
高级课程
课程背景
2022年3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准备工作正式启动。面对国家“1+N”碳达峰碳中和宏观政策陆续发布、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即将启动、以及越来越多的国际采购大厂开始透过供应链体系要求供应商开展产品绿色低碳管理的新形势,发电、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造纸、民航等能耗和排放较为集中的行业,将切实面临“碳约束”带来的新挑战。全国碳市场相关配套管理制度如何制定,MRV规则及第三方核查机构如何监管,优先启动的电力行业配额分配方法以及行业基准值如何确定,双碳背景下企业如何降低履约成本或追求利润最大化,并通过金融手段和碳关税应对措施来迎接新机遇挑战等等,均是碳市场各相关参与方重点关注的核心议题。
为帮助相关企业及咨询机构了解国家最新“双碳”宏观战略部署及全国碳市场建设整体思路,把“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融入企业战略决策体系和生产经营全过程,做好碳管理及碳交易各方面能力储备,北京中创碳投教育与上海乾于丰低碳科技共同携手国家碳市场领域知名学者和资深专家,同时结合自身在碳市场及能源电力行业多年研究与实践中的优势经验,全力打造2022年上海“碳市场机制与企业碳管理”高级课程。同时本课程为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授权课程,为培训后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碳管理师”职业课程培训证书。
课训对象
1. 纳入国家统一碳市场及试点碳市场控排企业的相关碳管理和技术人员,以及电力、能源管理相关人员;
2. 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负责低碳发展与管理的相关人员;
3. 金融机构、高校、科研单位、碳资产管理公司、电力交易公司等技术支撑机构相关人员;
4. 对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中和战略、用能管理感兴趣的人员。
课程亮点
快速提升综合专业素质:系统了解碳市场的最新政策、掌握碳交易机制核心知识点、制定科学的综合能源管理策略。
体验互动式课程学习:理论知识紧密衔接案例模拟及互动,互动中加深理解课程内容,全新互动式课堂体验。
轻松掌握实操技能:通过模拟操盘,亲身参与体验碳交易,掌握碳交易基本策略。
权威机构能力认定:参与培训并考核合格的学员将获得由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授予的“碳管理师”职业课程培训证书,为相关岗位储备和推荐优秀人才,拓展学员职业规划领域,提升个人职业发展能力。
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是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天津建立的综合性职业标准开发机构。主要承担新职业标准研发和推广任务,开展培训鉴定实验项目和课题研究,进行新职业教材和课程设计,建立新职业考核标准、考试题库等。
课程内容
模块一 “双碳”目标最新政策与国内外碳市场发展及展望
🔹中国“1+N”碳达峰中和目标战略解读
🔹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最新进展与展望
🔹国际成熟碳市场体系运行经验分享
模块二 碳交易机制基本原理与核心要素剖析
🔹碳市场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法
🔹企业碳排放数据监测报告与核算核查制度
🔹中国自愿减排CCER项目与抵消机制案例分析
模块三 企业碳资产管理策略与履约交易实践
🔹企业参与碳交易策略分享及典型案例解析
🔹企业碳资产财务管理与政策解读
🔹碳关税影响分析与企业碳中和行动案例
模块四 绿色金融与碳金融发展机遇
🔹中国碳市场价格影响机制
🔹企业碳金融与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ESG信息披露与投资现状
模块五 模拟互动与实操演练
🔹企业碳配额盈亏测算模拟互动
🔹企业碳配额交易策略实战互动
课程安排
时间:2022年10月13-14日
地点:上海
收费标准
培训费:4800元/人/期
注:培训费用包括培训授课费、培训教材、线上考试费、证书费和两天培训的午餐费,其他费用自理。
报名方式
*请直接拨打课程咨询电话报名:
杨老师:13611818873
Email:grace7211@126.com
赵老师:18816786986
Email:zhaoyw@qyfdt.com
附件1:2022年上海“碳市场机制与企业碳管理” 高级课程培训证书的说明
北京中创碳投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低碳领域项目培训合作机构,开设“碳核查员”、“碳管理师”等低碳课程培训,通过学习考核合格的学员可获得由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印制并颁发的职业课程培训证书。该证书可作为培训学员岗前培训或在职培训的证明(该证书最终解释权归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所有)。
鉴于国家还未出台低碳领域的职业资格认证标准,“碳管理师”或“碳核查员”职业课程培训证书并非职业资格证书, 上述职业课程培训证书不表明证书获得者取得某种职业资格。
北京中创碳投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不承诺“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颁发的“碳管理师”或“碳核查员”职业课程培训证书可以用于招标、投标、职称评定、申请领取各类补贴等用途。
注:该证书最终解释权归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