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2022年Q3碳市研报 | 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持续低迷,线上交易占比跃升,配额参考价55元-65元

· 碳市场

评级与目标价:给与全国碳市场“观望”评级,配额参考价55元-65元,CCER参考价50元-80元。

2022年第三季度(7、8、9月),全国碳市场交易持续低迷,但线上交易活跃度回升,碳价在58元/吨上下小幅波动。

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碳市场总交易量为165万吨,环比下滑63%(第二季度交易量为448万吨),线上和线下交易量分别为65万吨和100万吨,线上交易占比有所上升,由4%上升至39%,而交易方式仍以线下大宗交易为主。从价格走势上看,碳市场价格维持在58元/吨水平横盘,波动区间逐渐收窄。

 

broken image

图 | 全国碳市场2022年季度交易量逐渐下降

 

1. 观望情绪浓厚导致市场活跃度进一步低迷

broken image

图 | 全国碳市场2022年季度交易量逐渐下降

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碳市场交易量为165万吨,较第二季度下滑63%。其中,第三季度线下大宗交易频次及交易量大幅下滑,仅有7日存在线下交易,而第二季度为18个交易日,且交易量仅为第二季度的四分之一,尽管线上交易量有所回升,但总交易量仍呈现较大跌幅。

第三季度内,2022年7月份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到来,多省电网电力负荷创下历史新高,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5.3%[1],市场配额需求增加短暂提振碳市场交易活跃度,7月全国碳市场总成交量为109万吨,较6月份相比成交量有所上涨,而随着8、9月用电负荷回落,配额需求降低,交易量逐渐走低,9月碳市场活跃度跌至冰点,交易量仅为1万吨。

究其原因,全国碳市场2020-2021年度(第二履约期)配额分配方案尚未发布,全国碳市场第三季度碳市场基本面相较第二季度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碳市场交易主体缺乏交易动机,并且受限于目前碳市场以电力集团为交易主体较为保守的交易策略,市场始终呈现出较强的“惜售”气氛,导致市场活跃度一低再低。

 

2. 线上交易活跃度有所上升,线下大宗交易份额降低

broken image

图 | 全国碳市场2022年第三季度线上交易占比显著提升

2022年第三季度全国碳市场线上交易量为65万吨,而第二季度为17万吨,环比上涨280%;线下大宗交易量为100万吨,环比下滑76%。线上交易活跃度明显上升,交易量占比由4%上涨至39%。线下大宗交易合同来源于买卖双方的长期交易决策,而线上交易则更具有灵活性和时效性,交易动机更多地参考当下碳市场信息以及供求关系。

2022年7月全社会用电量增加,市场配额需求紧急增加,此时线上交易方式能够更快更便捷地满足控排企业配额买入需求,推动碳市场线上交易活跃度上升。相比线下大宗交易,线上交易的方式使得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更加便捷且频繁,线上交易占比的扩大有助于体现出碳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出真实碳价。

 

3. 碳市场价格维持在58元/吨水平,波动区间逐渐收窄

全国碳市场第三季度碳价保持平稳,维持在58元/吨上下,碳价在交易较为活跃的7月呈现出小幅波动,而在交易低迷的8、9月份碳价基本稳定在58元/吨水平。7月,碳市场参与者受到配额需求增长的影响迅速开展竞价交易,在此期间碳价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而随着8、9月份碳市场配额需求逐渐降低,碳市场交易活跃度陷入低迷,交易频次降低导致碳价波动区间逐渐收窄。

 

总体来说,全国碳市场政策执行和长期政策发展仍有很大不确定性,给与全国碳市场“观望”评级。在下一季度碳市场的预期上,下一个履约期配额分配方案发布之前,由于市场缺乏政策指引,碳市场将继续保持静默状态,碳价将继续保持在目前55元-60元/吨的水平,第二履约期配额分配方案的出台或将改变这一平静的状态。

目前,2021-2022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实施方案已形成征求意见稿,最终方案尚无定论,但按照该意见征求稿的方案初步推算,相对于第一履约期,第二履约期将呈现出大约8%的配额总量缩减,预计将给全国碳市场配额价格上涨提供较大空间,两年为一周期的机制将导致第二履约期初期碳市场整体保持较低持仓位,交易活跃度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导致全国碳价上行受阻。在交易方式上,随着碳市场交易开票制度的完善以及其他市场主体的纳入,市场主体将更多地采用线上交易方式进行交易,碳市场将逐渐由线下大宗交易主导转变为线上交易主导。全国碳价具备一定的上行潜力,但其涨幅将继续受到市场活跃性的限制,预期碳价将在55元-65元/吨水平。

此外,由于CCER抵消清缴条件尚不明确,全国碳市场履约完成后企业的CCER需求相对较弱。而北京、广东等地试点碳市场交易价格已达到80-90元/吨以上水平,相对低价的CCER将受到当地控排企业青睐。目前CCER项目备案尚未开启,CCER市场存量在2021年全国碳市场履约期内被大量消耗,由于其市场稀缺性,试点碳市场需求将继续拉高CCER价格,CCER预期价格将在50-80元左右。

 

风险提示

盈余企业惜售风险,履约周期尚未确定,当前履约期配额分配方法尚未确定,CCER备案重启时间尚未确定,当前履约期CCER抵消清缴条件尚未确定。

 

特别声明

我们在此提醒您,中创碳投不提供碳市场买入、卖出建议。评级、目标价和研究观点不等同于投资建议。碳市场参与者买卖配额或抵消指标的决定应基于自身实际具体情况(比如当前的配额盈缺)及其它需要考虑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2022年7月份能源生产情况,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xxgk/sjfb/zxfb2020/202208/t20220815_1887366.html.

 

 

 

 

订阅
上一篇
国际碳市 | 欧盟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跌,推动碳价持续上涨
下一篇
直播预告|首个中国上市公司碳榜单幕后揭秘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