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级与目标价 -
给与全国碳市场“观望”评级,配额参考价50元-60元,CCER参考价70元-100元。
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持续上升,碳价由58元/吨逐渐下跌至55元/吨,跌幅约为5%。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碳市场总交易量为3452万吨,环比上升1991%(第三季度交易量为165万吨)。线上和线下交易量分别为405万吨和3047万吨,线上交易占比由第三季度的39%下降至12%,交易方式仍以线下大宗交易为主。

图1 | 全国碳市场2022第四季度交易行情
01
市场交易活跃度逐渐摆脱低迷现状
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碳市场交易量为3452万吨,日平均交易量达到了58万吨,是上一季度的20倍。放眼2022年全年,第四季度交易量占到全年交易量的68%,第四季度交易量达到前三个季度总和的2倍水平。第四季度内,放量主要集中在11、12月,分别为730万吨、2625万吨,其中12月交易量超过1-11月份交易量总和。
2022年11月3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第二履约期(2021-2022年)发电企业配额分配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稿,该方案相比第一履约期(2019-2020年)配额分配实施方案涉及多项调整,其中主要针对不同发电机组基准值进行下调。第二履约期配额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让部分控排企业明确了碳市场政策的发展方向,部分控排企业根据该版配额分配实施方案针对自身配额盈缺情况进行测算。出于年末对持有资产调整策略,部分企业对盈缺配额进行提前交易,引起了市场交易活跃度的上升。
2022年12月19日,生态环境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 发电设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发电设施>的通知》,该套新版指南于2023年1月1日正式生效,对应的是全国碳市场第三履约期及后续履约期的排放量核算。其中新版核算指南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中的生产数据数量及其核算链条进行简化,将“供电量”替换为更易监测的“发电量”。电力排放因子由生态环境部另行发布,不再沿用此前0.5810tCO2/MWh。在单位热值含碳量的取值方面,常规燃煤机组单位热值含碳量缺省值相比上一版指南下调8.1%,非常规燃煤机组下调14.8%。而实际上,根据2022年6月通知,2021年数据核算热值含碳量缺省值已经采取0.03085tC/GJ,第三履约期变化在于将非常规燃煤机组单位热值含碳量下调至0.02858tC/GJ,常规燃煤机组则保持不变。新版核算指南将“供电量”替换为“发电量”,可以预见未来全国碳市场发电企业配额分配方案也将作出联动调整,各火电生产企业有必要及时调整对碳排放数据的管理。此外,新版核算指南将单位热值含碳量缺省值下调,将使得部分非常规燃煤机组排放量下调,而电力排放因子采取另行通知的方式给出,将为后续年份碳排放核算带来些许不确定性。
02
碳价交易价格下跌5%,低于前三季度水平
全国碳市场第四季度碳价由58元/吨逐渐下跌至55元/吨,跌幅约为5%,其中线下大宗交易价格普遍低于同期的线上挂牌交易价格。究其原因,一方面,在2022年11月第二履约期配额分配实施方案的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提前交易行为增加了碳市场卖盘,碳市场配额供给出现增量从而引起碳价小幅下跌。另一方面,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在国际金融论坛(IFF) 2022年全球年会上表示要争取尽早重启CCER市场。在如今CCER存量消耗殆尽的当下,CCER市场的加速重启将为全国碳市场带来额外供给,因此尽早重启CCER市场的这一信号对配额价格有短期负面影响。

图2 | 全国碳市场2022全年交易行情
03
非履约年份交易量远低于履约年
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碳市场交易量大幅上升,似乎能看到一些2021年底的影子,然而2021年第四季度交易量为1.61亿吨,2022年第四季度交易量仅仅只有2021年同期的五分之一。2021年底,全国碳市场第一履约期临近尾声,碳市场涌现了一轮以履约为目的的集中交易,形成了典型的碳市场临近履约截止期的“潮汐效应”。而全国碳市场履约周期为两年一履约,作为非履约年份的2022年显然无法达到2021年市场活跃度。由于第二履约期将于2023年底截止,以履约为目的的碳市场交易将增多,因此预计2023年全国碳市场活跃度相比2022年将有所提升。

图3 | 2022年第四季度碳市场活跃度
明显低于2021年同期水平
总体来说,全国碳市场政策执行和长期政策发展仍有很大不确定性,给与全国碳市场“观望”评级。目前2021-2022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实施方案已形成最新的征求意见稿,最终方案尚无定论,但按照该意见征求稿的方案初步推算,2021年、2022年全国碳市场发电配额缺口分别约为4000万吨和3000万吨左右。假设第一履约期的过剩配额如果能等量结转,第二履约期的实际配额应该是充足的。当然,市场中能释放的配额量还取决于部分配额盈余企业是否会如第一履约期一样存在惜售心理。全国碳市场总盈余配额的缩减,预计将给全国碳市场配额价格上涨提供较大空间。但是目前仍然较低的碳市场活跃度仍然无法给碳价带来良好支撑,导致短期内碳价上行受阻。总体来说,全国碳价具备一定的上行潜力,但受到碳市场活跃度较低的影响,在近期预期碳价将在50元-60元/吨水平波动。
此外,由于CCER抵消清缴条件尚不明确,全国碳市场履约完成后企业的CCER需求相对较弱。而北京、广东等地试点碳市场交易价格已达到80-90元/吨以上水平,相对低价的CCER将受到当地控排企业青睐。目前CCER项目备案尚未开启,CCER市场存量在2021年全国碳市场履约期内被大量消耗,由于其市场稀缺性,试点碳市场需求将继续拉高CCER价格,CCER预期价格将在70-100元左右。
* 风险提示 *
盈余企业惜售风险,当前履约期配额分配方法尚未确定,CCER备案重启时间尚未确定,当前履约期CCER抵消清缴条件尚未确定。
* 特别声明 *
我们在此提醒您,中创碳投不提供碳市场买入、卖出建议。评级、目标价和研究观点不等同于投资建议。碳市场参与者买卖配额或抵消指标的决定应基于自身实际具体情况(比如当前的配额盈缺)及其它需要考虑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