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重点行业未来3年MRV新规解读(上):水泥行业的三改三增三细化

2023年10月1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做好2023-2025年部分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的通知》(环办便函〔2023〕332号)。

broken image

《通知》明确2023-2025年非发电行业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有关重点工作要求,包括核查工作完成时间、电力排放相关核算要求、覆盖行业及代码等,有助于企业有序开展相关工作,积极准备相关材料,按时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编制工作,并积极配合第三方机构的完成碳核查工作。《通知》附件更新了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填报说明,三大行业的核算方法在《通知》中进行了大量更新,相关要求要明确高于其它行业。

 

broken image

工作时间线

《通知》要求“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企业碳排放报告核查工作应于每年9月30日前完成”,而其他行业则要求在每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由时间安排可以看出水泥、电解铝和钢铁行业将是未来碳核查工作的重点行业。此前,水泥和电解铝行业曾在2017年出台过配额分配方案(征求意见稿),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础,三大行业有望成为下一批率先纳入全国碳市场的重点排放行业。

 

broken image

电力排放核算要求

《通知》明确,在核算企业层级净购入电量或设施层级消耗电量对应的排放量时,只有非并网的直供电和企业自发自用的非化石能源电量对应的排放按0计算,通过市场化交易手段购入的非化石电力消费方式暂按全国电网平均碳排放因子进行计算,其证明材料为《绿色电力消费凭证》及直供电力交易结算证明,未包括绿证。然而依据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 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的表述,“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相关机制间关于电碳的协同、衔接与融合仍有待观察。

电力排放相关要求的细化也体现在了通知附件的补充数据报告模板中,对于其中电力消费相关概念定义进行了统一。“可再生能源电量”均修改为“非化石能源电量”,“余热电量”修改为“纯余热余压发电电量”。同时强调了“直供重点行业企业使用且未并入市政电网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企业自发自用的非化石能源电量以及纯余热余压发电电量排放因子为0”。

 

broken image

覆盖行业及代码

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民航等重点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重点企业纳入本通知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工作范围。本次《通知》对比2022年3月15日《关于做好2022年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重点工作的通知》发布的覆盖行业及代码,除了本次《通知》不覆盖发电行业外,其他行业无变化。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填报说明-水泥熟料生产》解读

本说明规定了水泥行业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开展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的工作程序和内容、核算边界和排放源确定、熟料生产排放核算要求及排放量计算、企业层级排放核算要求及排放量计算、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和定期报告要求。

相比早前发改委发布的《中国水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旧指南》),本次发布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填报说明-水泥熟料生产》(以下简称《新指南》)相比《旧指南》做出了较大变动,总结为“三改三增”,即修改了熟料生产和企业层级核算边界、排放核算要求及排放量计算、排放报告格式,新增了工作程序、数据监测与获取、数据质量管理要求。

broken image

图1 |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填报说明-水泥熟料生产

“三改三增”

 

01 “三改”

修改核算边界:

区分熟料生产核算边界和企业层级核算边界

《新指南》的核算边界分为了熟料生产核算边界、企业层级核算边界两个层次,分别沿袭了此前的水泥企业补充数据表和《旧指南》的边界划定方法。基本可以确定,全国碳市场水泥企业的交易边界即为熟料生产核算边界,而企业层级的核算边界作为辅助使用。除此之外,《新指南》对熟料生产核算边界和企业层级核算边界给出详细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边界示意图。

表1 | 新、旧指南不同核算边界的变化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图2 | 水泥熟料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核算边界示意图

排放核算要求及排放量

相较于补充数据表,《新指南》细化了熟料生产热量替代率的计算,明确了统计期内的原料替代率的算法,修订了消耗电力产生排放的核算方法。

broken image

图3 | 新指南与补充数据表排放核算要求对比

排放报告格式

《新指南》为水泥行业提供了更为细致的排放报告,增添了不同类别熟料生产线,细化到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线、白色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线、电石渣硅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线、铝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线、硫(铁)铝酸盐水泥熟料生产线。预计未来水泥行业将针对不同类型熟料生产线设计对应的配额分配方案,以更精确、公平地实现配额分配。排放报告的标准化,进一步提升了数据质量管控的可操作性,对于数据可靠性的追踪更为显著。

broken image

 

02 “三增”

新增工作程序和工作内容

《新指南》明确了工作程序,细化了工作内容。

broken image

新增数据监测与获取

《新指南》规定了核算公式中各项参数的来源、监测方法、检测标准、数据处理方式等相关内容,切实做到规范数据来源、统一处理方式、严控监测标准。一方面有助于重点排放单位针对性地开展数据监测、统计和管理,高质量完成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填报工作;另一方面有助于核查机构统一核查工作标准,确保全国范围内同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核查结果公正统一,为后续碳市场交易奠定坚实基础。

表2 | 数据确定方式的细化要求

broken image
broken image

新增数据质量管理要求

《新指南》对数据质量管理要求做了进一步细化,明确关键参数获取方式、提高计量设备管理要求、规范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制度、鼓励重点排放单位资质认定。

表3 | 数据确定方式以及数据质量管理相关规定的细化要求

broken image

 

03 “三细化”

为确保水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数据质量,有序推进核算与报告工作,《新指南》中内容更为丰富也更为详实,重点细化了工作内容、数据质量管理、核算要求三方面。《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填报说明 水泥熟料生产》的正式发布,加快了水泥行业下一步纳入碳市场的节奏。然而该文件尚未形成正式的核算指南,可以预见行业核算核查要求仍将持续优化。作为责任主体的控排企业,需要深化数据管理水平,优化碳排放管理机制,量化数据监测、核算以及报告的各项要求,完善数据管理长效机制的长远目标,为纳入全国碳市场打好坚实基础。

 

订阅
上一篇
国内碳市 | 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上升,碳价稳中上涨
下一篇
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师生赴中创碳投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主题科普活动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