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 公司要闻

中创碳投总经理唐人虎受邀参加3060碳中和目标和金融产业创新论坛

2021年4月29日,第九期ESG投资前沿论坛“‘30·60’碳中和背景下金融产业创新”在深圳举行。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南方基金、中创碳投及北京绿金院等行业专家参与此次论坛,探讨国家大力倡导碳减排的背景下,金融行业如何推动低碳转型。超过20万网友在线同步观看论坛直播。

本期论坛聚焦碳中和目标与金融产业创新,邀请了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及教授巴曙松先生作相关主旨演讲,同时邀请南方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董事李振兴先生、中创碳投科技公司总经理唐人虎先生及北京绿金院特邀研究员葛兴安先生参与圆桌讨论,探讨国家大力倡导碳减排的背景下,金融行业如何推动低碳转型,以及科技在推进金融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创新应用等话题。

broken image

南方基金权益投资部执行董事李振兴先生,中创碳投科技公司总经理唐人虎先生,以及北京绿色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葛兴安先生参与圆桌讨论,分别从投资、学术和产业的角度共同探讨在“30·60”碳中和背景下金融产业相关的变化和带来的启发。圆桌论坛由南方基金李茜女士主持。

以下内容根据圆桌讨论中三位嘉宾与主持人的发言精编整理: 

主持人:自去年习主席面向国际社会提出“30·60”目标后,各行各业都在探讨这个话题,如何推动这个碳减排的进程,请三位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一下自己的观点和启发。 

葛兴安:碳中和目标不仅仅是中国一家单独提出,目前已经在全球形成了浪潮和趋势。截至今年4月份,已有125个国家和地区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左右实现碳中和。毫不夸张地说,全球已经进入碳中和时代,碳中和的技术和产业竞争必然成为这个时代主要竞争领域,这些竞争将涉及到新型的国家竞争形式和新能源体系下的能源安全问题,这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机遇。 

唐人虎:从研究者的角度看,“30·60”目标为碳中和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方向性、总量性的目标,这个目标更容易引导各个产业、生产环节朝同一个方向走。相比于碳达峰的目标,碳中和还是一个愿景,在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的40年里会发生技术突破、产业重构、模式重构,甚至概念的重构。因此为了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我们需要科学地、有节奏地进行资源配置。 

李振兴:首先,金融立足于实体产业,而未来的实体产业将基于碳中和大背景有序运作。从金融角度讲,如何构建出一个足够好的市场,让各方资源实现充分良好的定价和流动,高效推动碳中和,这是在未来40年必须要做到的。其次,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是公募基金机构投资的核心原则。我们在衡量一家公司的投资价值时,会真实地考虑该公司及所在行业是否具有长期发展潜力和机遇。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各个领域的上市公司都可能面临加入碳中和产业的过程,因此如果相关公司缺乏碳中和的意识和责任感,从投资者角度很难得出该企业有良好未来预期。最后,从投资人角度,我们需要不停关注未来世界的演变趋势。当投资者具备了资本的责任感,整个碳中和金融体系运作就具备了基础。

 主持人:在碳中和的背景下,金融资产的定价会受到影响吗? 

李振兴:碳中和目标下,化石能源将大幅缩减,对于这一块资产的定价自然不会再按照传统的模型预设。与之对应的,新能源领域的定价也会被给予更高的预期。但是投资者应该保持谨慎,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并不赞成因为主题概念而盲目乐观。 

唐人虎:碳中和提出后,我们看到相关煤电、火电股票也上涨,这看似是与碳中和发生了一系列的悖论,其实不然。我们要处理好短期、中期和长期碳排放的关系。在没有可替代能源的情况下,我们还是需要化石能源用于生产生活,这是基础排放。所以我们要把握节奏,改变存量、优化增量,随着我们的供给侧和需求侧对于“碳”这方面的不断迭代和新技术的产出,一步一步地走。

 主持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在关注碳中和相关的话题,您觉得改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唐人虎:一方面,有了明确的、可量化、稳定的目标,金融机构通过模型、通过工具、通过边界,做更多工作。另一方面,我国第一次有了总量目标,设定了挑战和时间节点。但峰值是多少还是没有确认下来。当国家和各地的碳达峰峰值定下来之后,金融机构会有有更明确的目标。

主持人:最后请三位嘉宾谈谈您认为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企业和金融机构带来的机遇有哪些?对未来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有何展望? 

唐人虎:第一,我们要重视碳治理体系。不管是从政府、企业还是个人的角度,都需要有碳治理体系作为支持。第二,面对明确的“30·60”目标和具有强不确定性的碳减排路径,金融资产在管控风险、获得超额收益上有很大机会。第三,面对“30·60目标”,顶层设计和数据体系还比较欠缺。如果未来绿色低碳投资有更明确的数据体系,相对良好的政策支持,我相信该领域的投资将超出我们想象。

李振兴:回应唐总提到的“目标明确但难点很大,过程非常不确定”的问题,有一个决策体系叫做马尔科夫决策体系,代表路径曲折,但只要看得到目标,通过不断努力和尝试,达成目标的概率将会得到提升。从二级市场看,其实现在各行业的行动早已开始,从供电端和用电端都有非常大的创新空间,传统的能源也面临短期内提升效率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和资本市场也会面临机遇和风险并存。 

葛兴安:首先是碳中和的技术和产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其次,金融作为资金的聚集地、资源配置的关键环节,中国未来资本市场在这方面的投入也是非常巨大的。另外,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消费方式也在进一步绿色化和低碳化,正如3月15日的中央财经会议所说的,这是一个深刻而广泛的经济社会的变革,一定会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订阅
上一篇
中创碳投与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
中创碳投副总经理郭伟受邀参加庄河讲坛“碳达峰 碳中和”专题讲座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