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国市场配额成交情况

🔹截至2024年5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5月配额(CEA)总成交量247.9万吨,总成交额2.32亿元。挂牌协议交易月成交量47.2万吨,月成交额4614.1万元,5月30日交易收盘价为93.84元/吨。大宗协议交易月成交量200.7万吨,月成交额1.86亿元。
🔹截至5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4.59亿吨,累计成交额264.35亿元。
🔹本月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减少,碳价波动中下跌,最终碳价较上月月末相比下跌8.9%,自103.47元下跌至93.84元。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93.64元,最高为103.00元。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74.00元,最高为98.52元。
🔹线上成交价47.2吨,较上月成交量相对减少79.2%。
🔹线下成交200.7万吨,较上月成交量相比减少50.2%。
🔹本月碳排放配额19-20挂牌协议月成交量8.7万吨,月成交额846.8万元,截至5月30日最终收盘价为92.61元/吨;本月无大宗协议成交。
🔹本月碳排放配额21挂牌协议月成交量1.4万吨,月成交额142.6万元,截至5月30日最终收盘价为93.00元/吨;本月无大宗协议成交。
🔹本月碳排放配额22挂牌协议月成交量37.1万吨,月成交额362.4万元,截至5月30日最终收盘价为95.92元/吨。本月大宗协议月成交量200.7万吨,月成交额1.86亿元。
02 广东配额成交情况

🔹广东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增加,本月碳价波动较大,碳价逐步下跌,月末小幅回升,最终月末碳价较上月相比下跌17.5%,自61.2元下跌至50.49元。本月线下有2笔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价最低为47.20元,最高为62.80元。
🔹本月线下成交价最低为56.00元,最高为56.52元。
🔹截至5月30日,本月线上成交49.7万吨,交易量与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截至5月30日,本月线下成交20.0万吨,交易量与上月相比减少53.7%。
03 湖北配额成交情况

🔹湖北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减少,碳价平稳波动,最终月末碳价较上月相比上涨0.8%,自41.02元上涨至41.34元。本月线下无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价最低为40.70元,最高为41.93元。
🔹截至5月30日,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6.9万吨,相较于上月成交量减少1.9%。
04 上海配额成交情况

🔹上海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减少,碳价小幅波动,最终月末碳价比上月月末碳价上涨1.6%,自75.00元上涨至76.17元。本月线下无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价最低为74.47元,最高为77.50元。
🔹截至5月30日,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30.8万吨,相较于上月成交量减少40.6%。
05 北京配额成交情况

🔹北京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增加,碳价波动较大,最终较上月相比下跌4.5%,自111.0元下跌至105.00元。本月线下无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价最低为92.00元,最高为118.61元。
🔹截至5月30日,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4.3万吨,相较于上月成交量大幅增加。
06 天津配额成交情况

🔹天津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增加,碳价小幅波动,最终较上月相比上涨2.3%,自35.00元上涨至35.80元。本月线下有2笔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价最低为33.00元,最高为36.00元。
🔹本月线下成交价最低为29.70元,最高为35.00元。
🔹截至5月30日,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26.9万吨,相较于上月相比增加19.5%。
🔹截至5月30日,本月线下成交总量为11.9万吨,相较于上月相比增加28.5%。
07 深圳配额成交情况

🔹深圳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大幅增加,碳价波动中下跌,最终月末碳价较上月末相比下跌19.4%,自61.97元下跌至49.96元。本月线下有4笔交易产生。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47.27元,最高为60.93元。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3385元,最高为49.14元。
🔹截至5月30日,本月线上共成交17.3万吨,较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截至5月30日,本月线下共成交38.0万吨,较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08 重庆配额成交情况

🔹重庆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持续减少,本月仅产生5笔线上交易,最终碳价较上月末相比增加1.2%,自42.50元上涨至43.00元。本月线下无交易产生。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38.25元,最高为43.00元。
🔹截至5月30日,本月线上共成交12.9万吨,较上月相比减少69.5%。
09 福建配额成交情况

🔹福建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减少,碳价小幅波动,最终价格较上月相比下跌1.7%,自30.43元下跌至29.90元。本月线下无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价最低为27.50元,最高为32.59元。
🔹截至5月30日,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2.3万吨,与上月成交量相比减少96.6%。
10 减排量成交情况

🔹5月,CCER共成交139.3万吨,成交量较上月相比增加2.9%,其中上海成交量最多,广东、北京成交量居第二、三位,四川、天津也有少量成交量,其余试点无成交量。
🔹从开市以来CCER累计成交量来看:上海占比39%,位居第一;广东占比16%,位列第二;天津占比15%,位列第三。
*数据来源:各试点碳市场交易所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
11 绿色金融市场
1.全国首单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保单签约
5月20日,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高淳支公司与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漆桥街道签约,对街道管辖区内39545亩的耕地、乔木林、竹林产生的碳汇,以3万多元的保费进行投保,总保险金额为47.69万元。据悉,这是全国首单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
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是以遥感碳汇观测及计量测算技术为基础,以植被、耕地等生态资源受损导致碳汇损失计量为补偿依据的创新型特色农业碳汇保险产品。通俗讲,就是被保险方漆桥街道在约定保险期内,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造成林地、湿地、耕地、土壤等生态资源受损后,经遥感测算出的实际碳汇量低于约定的目标碳汇量时,可按照一定标准申请赔付。
【观点解读】这款保险采用数字人民币支付保单费,旨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双碳”目标实现中的作用。植被综合碳汇价值保险的出现是保险行业对传统产品和服务模式的一次创新,有助于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并且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减排和环境保护。
2.全国首笔“保险+转型金融贷款”落地
近日,中国太保与上海农商银行创新落地全国首笔“保险+转型金融贷款”,这是全国首笔化学工业转型金融贷款,也是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全国转型金融领域的首次跨界合作。
此次转型金融贷款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上海市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单位,产品主要用于建材、环保等领域。上海农商银行向企业发放了全国首笔化工行业转型金融贷款4100万元,采用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SLL)方式,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的硫酸法锐钛型钛白粉生产转型发展绩效目标(SPT)挂钩,以金融力量激励企业绿色转型,若企业在评估期内完成SPT指标,则后续贷款利率在现行利率基础上下调 10BP,有效降低企业转型的财务成本。为有效应对企业转型目标不达预期、转型路径不及效果等风险,中国太保产险上海分公司提供适合于转型金融的保险保障。
【观点解读】今年以来,多个全国“首单”“首笔”密集落地,昭示着我国绿色保险已迈上发展的新台阶,在多个方面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下一步,如何在规模上推动绿色保险实现从“1”到“N”的跨越,正成为保险业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