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碳市 | 全国碳市场碳价稳定60元
全国配额成交情况
- 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37.6万吨,总成交额2148.1万元。挂牌协议周成交量90吨,周成交额0.5万元,本周五收盘价为60.00元/吨,大宗协议周成交量37.6万吨,周成交额2147.5万元。
- 截至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89亿吨,累计成交额82.38亿元。
- 全国碳市场本周交易活跃性降低,碳价稳定在60.00元,最终碳价较上周末相比小幅上涨,自59.99元上涨至60.00元。本周线下产生2笔交易。
- 线上成交价格均为60.00元。
- 线下成交价格最低为57.00元,最高为57.50元。
- 本周线上成交量为90吨,较上周线上成交量相比大幅减少。
- 本周线下成交量为37.6万吨,较上周成交量相比大幅增加。
广东配额成交情况
- 广东碳市场本周活跃度提高,碳价呈现上涨趋势,最终碳价较上周相比上涨1.0%,自79.88元上涨至80.76元。线下无交易产生。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80.00元,最高为86.88元。
- 线上成交总量为5.2万吨,交易量相比上周增加73.3%。
湖北配额成交情况
- 本周湖北碳市场活跃度提高,碳价与上周末相比基本持平,周末最终碳价较上周小幅下跌,自46.73元下跌至46.41元。线下无交易。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45.50元,最高为47.58元。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为6.4万吨,交易量相比上周增加48.8%。
上海配额成交情况
- 上海碳市场本周碳价出现大幅波动,碳价呈现下跌趋势,最终碳价与上周相比下跌1.7%,自59.06元下跌至58.06元。线下无交易产生。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58.06元,最高为60.00元。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为60吨,交易量相比上周大幅减少。
北京配额成交情况
- 北京碳市场本周仅产生2笔交易,碳价呈现上涨趋势,最终碳价较上周末相比上涨32.7%,自55.00元上涨至73.00元,线下无交易产生。
- 线上成交最低价为64.00元,最高价为73.00元。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为3000吨,较上周成交量相比减少55.5%。
天津配额成交情况
- 天津碳市场本周无交易产生。
深圳配额成交情况
- 深圳碳市场本周线上开始产生交易。
- 产品SZEA-2014线上成交1笔,成交价格为5.97元。
- 产品SZEA-2015线上成交2笔,成交价格最高为6.83元。
- 产品SZEA-2016线上成交1笔,成交价格为5.97元。
- 产品SZEA-2017线上成交2笔,成交价格最高为6.08元。
- 产品SZEA-2018线上成交1笔,成交价格为5.97元。
- 产品SZEA-2019线上成交2笔,成交价格最高为9.16元。
- 产品SZEA-2020线上成交4笔,成交价格为6.23元。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4.69元(产品SZEA-2020)。
- 线上成交价最高为9.16元(产品SZEA-2019)。
- 本周平均碳价为5.75元(各产品加权得出)。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为4648吨。
重庆配额成交情况
- 重庆碳市场本周活跃度提高,碳价呈现上涨趋势,最终周末碳价较上周末相比上涨1.0%,自39.60元上涨至40.00元。线下无交易产生。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39.04元,最高为39.60元。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2.6万吨,交易量相比上周增加36.8 %。
福建配额成交情况
- 福建市场本周碳价呈现上涨趋势,较上周周末价格相比上涨15.4%,自15.46元上涨至17.84元。线下产生2笔交易。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15.34元,最高为17.84元。
-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18.93元,最高为19.50元。
- 本周线上成交31吨,交易量与上周相比大幅减少。
- 本周线下成交28.3万吨。
CCER成交情况
本周CCER成交总量为1.4万吨,相比上周成交总量大幅减少,本周仅四川、上海、深圳产生少量交易,其余试点本周无CCER交易。
从开市以来累计成交量来看,上海CCER成交量位于第一位,远远高于其他试点,广东位于第二位,天津位于第三位。
绿色金融市场
1、农发行山东省分行:落地系统内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
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在总行的业务指导下,积极探索碳排放权质押贷款新模式,4月12日成功审批农发行系统内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贷款400万元,彰显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绿色金融的政策性金融担当,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2、5.17亿元!鞍山市首笔支持碳减排贷款成功落地
12日,记者从人民银行鞍山中心支行获悉,鞍山首笔支持碳减排贷款成功落地,金额5.17亿元将用于海城市地热水资源特许经营项目。根据项目测算,该项目年减排二氧化碳量达12721.15吨。从企业发展方面讲,贷款的发放解决了项目改造过程中的资金难题,助力企业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能够“走得更稳、行得更远”;从碳排放方面讲,大规模的地热开发利用可以创造大量碳减排指标,该项目因贷款所形成的年节约标煤量6663.34吨、年减排二氧化碳量12721.15吨、年节水量285.69万吨,可为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上提供有效支撑。
3、 “碳配额质押+保险” 大湾区又添新融资模式
为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助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近日,太平财险深圳分公司在深圳市排放权交易所支持下,联合中国银行(3.28 -0.30%,诊股)深圳分行共同为广东某公司提供了“碳配额质押+保险”融资服务,这是粤港澳大湾区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2021年3月1日,深圳市正式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规定“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环境权益抵押和质押融资业务”,赋予管控企业利用碳配额进行融资的权利。太平财险有关负责人表示,落地的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保证保险既盘活了企业碳资产,又促进了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具有环境、经济双重效益。
4、成都“碳减排”落地再贴现票据1.27亿元
成都再次落地碳减排再贴现票据1.27亿元,对应二氧化碳年减排量22.7万吨。此次再贴现票据将由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进行落地跟进。这是在蓉金融机构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落实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四川省碳减排票据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运用央行再贴现资金加大对碳减排企业的融资支持。此次再贴现票据按照“碳减排票据再贴现专项支持计划”,以1.95%的利率为某企业办理票据贴现1.27亿元,用于该企业“渔光一体”光伏电站日常运营。此笔再贴现资金可对应标准煤节约量8.79万吨,实现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减排22.70万吨、0.025万吨和0.04万吨。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拟于4月初,为该企业再办理1亿元“碳减排”再贴现票据。
数据来源:各试点碳市场交易所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由中创碳投建立,网站中所有资料均为中创碳投收集整理,未经许可,任何企业、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网站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