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发达国家达峰路径对我国达峰的启示,达峰宜有序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向全世界庄严宣誓“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此后,又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场合就“碳达峰”和“碳中和”进行了阐述,彰显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在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开启了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1+N”政策体系顶层设计。
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有关“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讲话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
碳达峰、碳中和绝不能搞运动式“减碳”
韩正副总理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在制定“碳达峰”和“碳中和”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计划时,必须要强调科学,重视统筹,体现有序,注重落实。
然而,在落实“双碳”工作时,有些地区、行业和企业出现“跑偏”现象,制定的方案不切合实际,采取的行动和措施不尊重客观事实,不符合实际规律,不能体现循序渐进,不满足先立后破的要求。目前,许多地方都在编制各自的碳达峰路径和实施方案,达峰年份确定基本上都选择在2027年、2028年和2029年,确定的科学依据并不充分,路径设计大多千篇一律,缺乏统筹,忽视落实。有些地方过高地设定目标,严重脱离实际,采取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地方项目进行关停,造成恶劣影响;有些地方没有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有的地方只喊口号,没有行动,甚至还违规上马“两高”项目,“蹭热度、追热点”现象比较明显。
在2021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纠正运动式“减碳”,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走“有序达峰”的路径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与关键。
发达国家碳达峰路径不尽相同
有序达峰”体现出各个国家根据各自发展阶段、现实状况进行的工作部署,也符合UNFCCC提出的“应当充分考虑到发展中国家的具体需要和特殊情况”原则。从发达国家1990年以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演变情况来看,发达国家在实现达峰的过程中各个领域并非同步达峰,有些领域到目前依然呈现增长趋势,有序达峰之路也是发达国家的探索与实践。
附件一主要排放国家碳排放现状
根据UNFCCC温室气体清单数据,2019年附件一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为166.9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下简称亿吨),80%的排放集中在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英国和法国九个国家。表1 给出了2019年附件一主要排放大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比及分领域占比的情况。其中,美国的排放量占附件一国家排放总量的39.28%,比排在其后的俄罗斯、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土耳其、英国之和还高。
表1:附件一主要排放大国2019年
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及分领域占比情况
分领域来看,能源领域是附件一主要排放国家的重要排放源,其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在80%左右,其中,日本能源领域的占比最高,达到87.30%,而法国作为一个传统能源极为稀缺,核能占比高达70%的国家,能源领域的排放在9个主要排放国家中占比最小,只有68.48%。工业过程和产品使用(IPPU)包括采掘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工业等,排放占比最低的是美国,只有5.70%,而俄罗斯和土耳其IPPU排放占比相对较高,分别为11.20%和11.15%。从农业领域的排放量来看,最低的为日本,仅占总排放量的2.62%,而法国占比达到16.58%,相比工业而言,农业发展极大的受制于自然条件,这一领域的排放情况也与国家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相吻合。废弃物领域排放量占其总排放量的1.00-4.00%左右,其中,排放占比较低的德国、日本都是废弃物管理实践非常成熟国家。大多数国家的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LULUCF)为吸收汇,其中美国和俄罗斯的吸收汇最高,分别达到7.89亿吨和5.35亿吨,而加拿大和英国LULUCF则为排放源。
主要排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趋势及达峰时间
对主要排放大国自1990年以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趋势以及分领域的排放趋势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排放趋势是不一样的,达峰时间也不尽相同。图1给出了附件一国家中九个主要排放大国自1990年以来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演变趋势,根据达峰时间早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图1:附件一主要排放大国温室气体总量(不包括LULUCF)
自1990年的演变趋势,单位:亿t CO2当量
1990年左右实现达峰的国家包括德国(1990前)、俄罗斯(1990前)、英国(1991)和法国(1991)。俄罗斯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从1990年开始出现断崖式下降,这与前苏联解体后整个社会经济严重衰退有关,但自1998年起温室气体排放又开始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2010年左右实现达峰的国家包括美国(2007)、加拿大(2007)、日本(2013)。2007年加拿大排放量曾有过峰值,但是峰值过后的不久,排放量又开始出现持续增加的趋势。93%的附件一国家于2010年前实现达峰,日本的达峰时间在附件一国家中相对较晚。2015年之后实现达峰的国家包括土耳其(2017)和澳大利亚(2018),在43个附件一国家中只有澳大利亚和土耳其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并于拐点出现后开始下降。
表2是附件一主要排放大国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情况,可以看出国家达峰时间和各个部门达峰的时间时并不一致。绝大多数国家能源部门排放是最主要的排放源,其达峰时间和国家排放总量的达峰时间基本一致,其他部门的达峰时间则不尽相同,比如美国温室气体排放于2007年达到峰值,但农业部门峰值至今还没有出现,其排放量仍然持续增长。
表2:附件一主要排放大国分领域温室气体排放达峰情况
主要排放国家能源领域各子领域碳达峰时间有先后
能源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附件一排放大国最主要的排放源。IPCC指南能源领域包括能源工业、制造业和建筑业、交通行业、其他行业等7个子领域。表3给出了2019年附件一主要排放国家能源领域各个子领域排放占比和达峰年份,从表中可以看出,能源领域各个子领域对总排放量的贡献有差异,达峰的时间也不一致。以交通领域为例,俄罗斯交通排放只占能源领域总排放量的15%,峰值年出现在1990年前;法国、美国和英国的排放占比高达33-44%,达峰年分别是2004、2006和2007年,均晚于国家能源领域达峰年份;只有日本交通行业的达峰年份早于能源领域达峰时间。
表3:附件一主要排放国家能源领域各个子领域
2019年排放占比和达峰年份
注:根据UNFCCC清单报告指南,NO表示未发生,NA表示未获得,
NE表示未估计,IE表示包含在其他领域
在发达国家中,由于各国资源禀赋有差异,能源结构和产业布局不相同,发展水平有高低,导致其温室气体排放路径也不尽相同,达峰时间有早晚。UNFCCC 数据库显示,大部分发达国家已经实现达峰,处于平台期或缓慢下降期。发达国家实现碳达峰是在经历过发展阶段,完成其基础建设,实现高排放产业向发展中国建转移后实现的。
发达国家走过的碳达峰路径启示我们在制定碳达峰实施路径、采取措施和选定技术时,应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结合国家或区域发展阶段特点,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采取具有可操作性的行动方案,以期实现国家的有序达峰。
有序达峰需要顶层设计和科学指导
发达国家近30年的排放演变趋势及达峰时段对我国在推进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实现有序的达峰有着借鉴意义。
加强科学的顶层设计,规范量化的碳排放方法
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学的顶层设计。发挥顶层设计的决定性作用,落实好顶层设计的核心理念与目标,充分协调好围绕核心理念和顶层目标所形成的关联、匹配与有机衔接,并结合实际情况,尊重客观规律,特别强调顶层设计的可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统一规范量化碳排放的方法,规范报告的规则,构建基于同一规则下的碳排放核算、报告、比较分析的方法体系。充分考虑区域发展的特点、资源禀赋情况、国家战略定位等,设定科学的目标,设计科学的达峰路径和方案,选择切实可行的减排措施,指导地方、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科学地实现有序落达峰。
统筹达峰路径,实现有序达峰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禀赋差异性大,发展阶段和水平不平衡,在制定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路径时,必须通过对国家、区域、行业、企业碳排放现状和趋势的分析,筛选出重点排放源,分析其排放规律和发展趋势,结合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中长期规划,并充分考虑区域发展规划、资源禀赋特征、部门间的协调和发展,统筹制定符合本地实际需求和客观发展规律的碳达峰的路径,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实现有序达峰。
充分发挥区域协调优势,实现互补共同达峰
充分考虑地域发展现状,结合地区在国家整体战略布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尊重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充分考虑利用好减碳的成本效益,建立区域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协调好区域发展,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实现有序达峰,助力全国达峰目标的实现。
开展量化碳排放的新方法学
加强量化碳排放的方法学,建立评估达峰路径的评估体系,充分考虑跨区域交叉问题,协调好行业间的上下游关系,建立统一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和核算与报告规则,明确边界,明晰过程,避免出现重复计算或漏算,实现量化评估碳排放的透明性、可比性、完整性、连续性以及准确性,确保方法学与国际现行方法和规则保持一致,助力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有序发展。
本文作者:高庆先、高文欧、马占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