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上周碳讯 | 三部门:进一步提升煤电能效和灵活性标准

· 碳市场

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席黄润秋视频会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

8月30日,生态环境部部长、《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黄润秋以视频形式会见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伊丽莎白·穆雷玛。双方围绕COP15第二阶段会议、高级别会议筹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以下简称“框架”)磋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黄润秋对穆雷玛及秘书处给予COP15第二阶段会议筹备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强调中方将继续发挥主席国作用,与秘书处、主席团和其他缔约方密切合作,努力推动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框架”,让COP15成为一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

三部门:进一步提升煤电能效和灵活性标准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煤电能效和灵活性标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组织制修订发布一批考核约束性标准、组织制修订发布一批关键配套标准、持续推动其他配套标准制修订,以标准支撑和规范煤电机组清洁高效灵活性水平提升。

《通知》要求,重点修订新建机组的设计供电煤耗门槛要求、对应的负荷率基准,以及现役机组的运行供电煤耗要求、对应的修正方式等。有关标准制修订工作原则上在2023年底前完成。《通知》还提出,依托“三改联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供热改造和灵活性改造)组织开展先进适用标准试点示范,将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择优遴选并严格控制示范项目数量,并于项目投运1年后组织验收。符合条件的示范项目可享受相关支持政策。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10.3亿千瓦,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3%。

五部门:大幅提升电化学储能装备可靠性,重点明确了储能、光伏、风电等领域的发展方向

8月29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其中储能装备方面,大幅提升电化学储能装备的可靠性,加快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装备的研制,研发储能电站消防安全多级保障技术和装备。研发储能电池及系统的在线检测、状态预测和预警技术及装备。

储能+方面,在新能源资源富集地区,推动新型储能+可再生能源发电、风光火(水)储一体化供能试点。围绕大数据中心、5G基站、工业园区、公路服务区等用户,发展新型储能+分布式新能源、微电网、增量配网等。

光伏+方面,推进新建厂房和公共建筑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建设,支持农(牧)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复合开发,推动光伏与5G基站、大数据中心融合发展及在新能源汽车充换电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交通领域应用。鼓励在沙漠、戈壁、荒漠、荒山、沿海滩涂、采煤沉陷区、矿山排土场等区域开发光伏电站。

国家能源局:正在组织谋划第三批风光大基地项目

8月27日,在第二届清华大学“碳中和经济”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重大基地支撑发展主要有几个任务:把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大型风光电基地的开发建设作为“十四五”新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全力推动、加大力度规划建设新能源,以沙漠、戈壁、荒漠为基地作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

目前我们第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为重点的大型风光电基地装机规模大概1亿千瓦(9705万千瓦),第一批基地现在已经全部开工建设,第二批的基地项目清单已经印发,正在抓紧开展项目的前期工作,目前正在组织谋划第三批基地项目。

在“十四五”期间,我们规划建设七大陆上新能源基地,包括新疆可再生能源基地、黄河上游可再生能源基地、河西走廊可再生能源基地、黄河几字湾可再生能源基地、松辽可再生能源基地、冀北可再生能源基地、黄河中下游绿色能源廊道可再生能源基地等。

解振华:中国坚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

8月29日,第二届“共同行动 助力碳中和”高层论坛日前在京举行。

会议上,解振华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挑战面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坚持多边主义合作共赢是唯一的选择。他指出,要推动各方将当前发展与长期转型结合起来,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携手走上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一直以来,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解振华介绍,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了48.4%,超额完成对外承诺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目标,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7.9亿吨。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煤炭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从72%下降到5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从7.4%提高到15.9%。

他提到,当前全球面临俄乌冲突,经济、金融、能源、粮食、产业链、供应链不稳定等多重挑战,一些国家气候政策出现一些回摆,但中国坚持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定力,按照既定的目标方向持续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哥本哈根:放弃2025碳中和目标

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市市长索菲·安诺生8月22日说,由于一家环保企业不符合政府碳捕捉方面的资助标准,哥本哈根眼下放弃2025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安诺生当天告诉丹麦广播公司:“到2025年我们还做不到(实现碳中和),这令人非常恼火。我实在难过。”依据安诺生的说法,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致力于碳减排的环保企业阿迈厄岛资源中心计划在哥本哈根建设焚烧处理厂,为此打算申请碳捕获和存储政府基金。然而,按照媒体说法,这家企业由于未满足股权资本要求而无法申请这一基金。

订阅
上一篇
国际碳市 | 欧盟碳价从高位下跌,回归90欧元水平
下一篇
“绿水青山”公益行动|小手拉大手,让低碳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