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国内碳市 | 上海碳市场碳价再次破高

· 碳市场

 全国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 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11.4万吨,总成交额0.07亿元。挂牌协议周成交量3708吨,周成交额0.002亿元,本周五收盘价为58.00元/吨,与上周持平。本周大宗协议成交量11万吨,总成交额0.07亿元。
  • 截至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1亿吨,累计成交额83.43亿元。
  • 全国碳市场本周交易活跃度降低,碳价无波动,稳定在58.00元。线下产生1笔交易。
  • 线上成交价格均为58.00元。
  • 线下成交价格为60.00元。
  • 本周线上成交量为3708吨,较上周线上成交量相比大幅减少。
  • 本周线下成交量为11万吨,较上周线下成交量相比大幅减少。

广东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做好我省控排企业2021年度碳排放报告核查和配额清缴相关工作的通知》,明确2021年度纳入控排企业178家,通知中要求控排企业应于6月20日前按照核定的2021年度实际碳排放量,通过登记系统上缴足额的配额进行履约,可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或广东省省级碳普惠核证减排量(PHCER)来抵消实际碳排放。2021年度可用于抵消的CCER和PHCER总量控制在100万吨以内。
  • 广东碳市场本周碳价出现波动,最终碳价较上周相比上涨1.5%,自79.61元上涨至80.79元。线下无交易产生。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76.00元,最高为83.88元。
  • 线上成交总量为19.4万吨,交易量相比上周大幅增加。

湖北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 本周湖北碳市场活跃度降低,碳价呈现下跌趋势,最终碳价较上周末相比下跌3.7%,自45.70元下跌至44.01元。线下无交易。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42.80元,最高为45.98元。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为6.1万吨,交易量相比上周大幅减少。

上海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 上海碳市场本周交易活跃度降低,碳价呈现上涨趋势,碳价突破新高,到达63.00元,最终碳价与上周相比上涨2.4%,自61.50元上涨至63.00元。线下无交易产生。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62.00元,最高为63.00元。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为53吨,交易量相比上周大幅减少。

北京配额成交情况

  • 2022年4月28日,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本市重点碳排放单位管理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通知中为鼓励公众低碳出行,新增《北京市小客车(油改电)出行碳减排方法学》(试行)及《北京市低碳出行碳减排项目审核与核证技术指南(试行)》,通知中要求控排企业应于10月31日前通过碳排放管理系统上缴同核定的2021年度排放总量相等的配额,可含符合规定比例的抵销产品。抵销产品包括核证自愿减排量、节能项目碳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碳减排量、北京低碳出行碳减排量。
  • 北京碳市场本周无交易产生。

天津配额成交情况

  • 天津市生态环境局在2022年03月07日发布《关于做好天津市2021年度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及履约等工作的通知》,明确2021年度纳入控排企业192家,通知中要求纳入企业应于2022年6月30日之前完成配额清缴。
  • 天津碳市场本周无交易产生。

深圳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于4月9日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度碳排放权交易履约工作的通知》,新增101家企业进入碳排放权交易管控范围,剔除38家不宜继续纳管企业,调整后,深圳市2021年度碳排放管控单位共计750家,并明确履约截止时间为8月30日,管控单位按照核定的2021年度实际碳排放量,提交足额配额或可使用的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进行履约。管控单位账户中配额不足以完成履约的,应提前在交易平台购买补足,富余配额可通过交易平台出售。
  • 深圳碳市场本周碳价呈现上涨趋势,最终周末碳价较上周末相比上涨9.0%,自8.57元上涨至9.34元。线下产生1笔交易。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7.71元,最高为9.34元。
  • 线下成交价格为5.40元。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2848吨,交易量相比上周增加15.0%。
  • 线下成交总量为2.9万吨。

重庆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 重庆碳市场本周只产生1笔交易,成交价格为42.53元,较上周末相比上涨6.3%。成交总量为2.2万吨。线下产生2笔交易。
  •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35.00元,最高为39.00元。
  • 线下成交总量为6.1万吨。

福建配额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 福建市场本周碳价出现大幅波动,碳价先上涨至17.60元后开始下跌,最终本周末碳价较上周周末价格相比上涨4.0%,自15.61元上涨至16.24元。线下产生3笔交易。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16.24元,最高为17.60元。
  •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15.00元,最高为18.00元。
  • 本周线上成交5.4万吨,交易量与上周相比大幅增加。
  • 本周线下成交60万吨,交易量与上周相比增加36.4%。

CCER成交情况

broken image

本周CCER成交总量为25万吨,相比上周成交总量大幅增加,本周上海、天津产生的交易量较多,深圳、四川也有少量交易,其余试点本周无CCER交易。

从开市以来累计成交量来看,上海CCER成交量位于第一位,远远高于其他试点,广东位于第二位,天津位于第三位。

绿色金融市场

1、央行增加1000亿元煤炭专项再贷款额度

5月4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增加1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专门用于支持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

新增额度支持领域包括煤炭安全生产和储备,以及煤电企业电煤保供。此次增加1000亿元额度后,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总额度达到3000亿元,有助于进一步释放煤炭先进产能,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支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2、北清环能成功发行“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信托

5月7日,北清环能与山东国信达成战略合作。北清环能“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信托由山东国信成功发行,这次是双方达成的第一笔业务合作,也是山东国信2022年首单“双碳”绿色金融信托产品,产品规模9980万元。

北清环能聚焦餐厨有机废弃物处理及废弃食用油脂资源化利用,是目前国内有机固体废弃物投资运营细分领域领先企业,主要产品废弃食用油脂(USED COOKING OIL,简称UCO)是最具市场前景的生物质柴油原料之一。此次“双碳”绿色信托产品的成功发行,充分彰显北清环能环保与绿色能源产业出众的减排能力和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未来开发潜力。

3、工行落地湖南省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融资

5月13日,工商银行湖南省分行以控排企业的碳排放权为质押,成功为省内某特大型制盐企业办理282万元银行承兑汇票融资。这是工行在湘首笔成功落地的碳排放权质押融资。

工行湖南省分行聚焦省内首批纳入全国碳排放配额交易管理的重点单位名单,围绕碳排放权探讨金融合作。今年4月,该行在“捕捉”到某特大型制盐企业的融资需求后,经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湖南银保监局、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和省生态环境厅具体指导,快速落实碳排放权确权,合规办理质押登记备案手续,成功发放工行全省首笔碳排放权质押融资。对企业而言,该笔特色业务不仅帮助企业盘活碳资产,也拓宽了企业低碳融资渠道。

4、招商银行发行50亿元乡村振兴主题绿色金融债

5月12日晚,招商银行发布公告称,经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招商银行已于2022年5月11日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2022年第一期绿色金融债券人民币50亿元,全部为3年期固定利率债券,票面利率为2.65%。

该期债券是招商银行境内发行的首单绿色金融债券,也是全国范围内商业银行首次发行乡村振兴主题的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县域范围内有助于强化支持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的绿色产业项目,特别是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类项目。

5、华新水泥成功申请水泥行业首笔碳减排优惠贷款

5月10日,华新水泥(黄石)有限公司成功申请4000万元碳减排优惠贷款,降低融资利率约0.53%。水泥行业首笔碳减排贷款正式落地完成。这是华新水泥积极利用国家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降低融资成本,促进公司绿色发展。

数据来源:各试点碳市场交易所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由中创碳投建立,网站中所有资料均为中创碳投收集整理,未经许可,任何企业、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网站中的内容。

 

订阅
上一篇
北极熊专栏|与大学生一起畅谈联合国议题——全球气候变化
下一篇
COP26后首个全球可持续发展披露标准草案发布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