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7月3日至10日,是自有气象纪录以来最热的一周,而在这之后的整个七月,世界各地的极端天气频发,造成严重自然灾害和人员伤亡。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研究表明,我国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水平,极端高温事件频发趋强,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极端强降水量事件增多。我国7月份的平均气温再创新高,而由热带气旋引发的破纪录降雨,在京津冀地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北京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暴雨。从气象监测数据上看,单站降雨量破历史极值,昌平区王家园水库降雨达到745毫米,是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1】同时,引发这次强降雨的台风“杜苏芮”已导致菲律宾25人死亡,239万人受灾。【2】

1901~2022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3】

1961~2022年中国极端高温事件频次【3】
在欧洲,“科尔柏洛斯”热浪使得各国饱受高温影响。西班牙、法国、希腊、克罗地亚和土耳其部分地区的气温超过40摄氏度。在意大利,气温高达48.8摄氏度,罗马、博洛尼亚和佛罗伦萨等10个城市均发布红色警报。在2022年,欧洲有61672人因高温死亡,而今年的情况也许会更加严重。干燥和炎热的天气也导致欧洲地区野火肆虐,自2023年7月23日至今,已有超过20000人因野火从希腊罗德岛撤离,而意大利的西西里岛巴勒莫城区周边也被野火包围,机场暂停使用,葡萄牙、克罗地亚和阿尔及利亚的野火也在蔓延,已导致34人死亡。【4】
加拿大部分地区正在面临自由纪录以来最严重的森林火情,截至当地时间7月26日,全加拿大累计发生4774处火灾,累计过火面积已超12.1万平方公里,超过了韩国国土面积(约10.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2000—2021年累计森林火烧受灾面积的7.5倍。经计算,加拿大林火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10亿吨,这对全球气候变暖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已发展为全球性环境事件。【5】
加拿大林火产生的烟雾,随着风吹向南方,涌入美国,据研究表明,这是自2006年首次获得数据记录以来,美国居民人均火灾烟雾暴露最严重的一年。除此以外,根据气象站监测,美国的死亡谷最高气温达到48.9摄氏度。【6】【7】

2023年7月全球重大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示意图【8】
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在许多地方正变得越来越频繁和强烈。随着人类不断释放使地球变暖的温室气体,这种情况还将持续下去。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这仅仅是个开始,全球变暖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全球沸腾的时代 ( era of global boiling)已经到来了。【9】
气候变化将会为野火提供更多的燃料
正如前文所说,世界各地正在遭受野火的威胁,科学家们表示,气候变化的发生为野火蔓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极端的高温会从地面以及植被中吸收更多的水分。这种干燥的环境为野火提供了燃料,火势会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蔓延,尤其是在风力强劲的情况下。据科学家预计,由于土地利用和气候变化的综合影响,野火在未来将会发生的更加频繁、更加强烈。【10】
气候变化将会带来更热、更长的热浪
即使是平均温度产生小幅度升高,每日的气温分布都小幅度平移向了“更温暖”的水平,也会更容易出现极高温天气。
根据世界天气归因组织(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WWA)的数据,如果没有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那么在欧洲、美国和墨西哥的强烈热浪“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10】

热浪在各种影响下变得越来越强烈,这有可能是因为“热穹顶”。正如下图所示,在高温干燥的环境下,大量暖空气聚集,同时大气中的高压迫使暖空气下降,导致该区域温度飙升,形成“热穹顶”。研究表明,此次笼罩美国与墨西哥部分地区的热浪就主要由“热穹顶”现象引发,预计热浪还将持续一段时间。【10】

热穹顶示意图
气候变化将会延长干旱时间
水的可用性取决于温度和降雨,而长时间、极强烈的热浪会导致土壤干燥,从而加剧干旱。随后,干燥土壤上方的空气将加快升温,导致产生更强烈的热量。
在东非部分地区,2020年至2022年期间连续五个雨季降雨量骤减,导致2000多万人面临食物短缺的危险风险。根据WWA的数据分析,气候变化使类似干旱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了100多倍。【10】
气候变化将带来更极端的降雨
气温越高,大气中的水分就越多,这就会在更短的时间、更小的范围内,带来更多的降雨。【10】

高温导致极端降雨示意图
最新研究表明,全球变暖所引起的降雪量减少,加剧了极端降雨量。尤其在北半球的高海拔地区,极端降雨量增幅更为显著,是大气中水蒸气增加的预期速度的两倍。【11】
以上种种都在提醒人类,我们应该加大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力度。为了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在联合国2015年召开的COP21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巴黎协定》将1.5℃的温升作为全球变暖的安全边界。尽管取得了进展,但差距依然存在。资金、知识和实践差距等系统性障碍,都在阻碍我们的行动。【12】
今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缔约方大会(COP28)将于11月30日-12月12日在迪拜举行,阿联酋工业和先进技术部长兼气候变化特使苏尔坦·阿勒贾比尔(Sultan Al Jaber)表示大会将对世界各国在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首次盘点。全球盘点工作是一份展现世界各国如何履行在2015年COP21上签署的《巴黎协定》中所作承诺的进度报告。这将成为COP28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阿联酋将COP28打造成具有包容性、以解决方案为导向的气候峰会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3】【14】
那么COP28将会如何推进各国间的发展,缓解、适应我们如今的气候变化情况。我们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最新分析。

小科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为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影响,1992年达成了世界上首个以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为主要目标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该公约涉及190多个缔约方,形成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约定,每年召开一次缔约方会议,共同商讨应对气候变化的系列问题。自1992年签署以来,国际社会围绕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进行了艰难而漫长的谈判。截止2023年07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已召开27次缔约方大会,达成了包括《京都议定书》、巴黎路线图、德班平台、《巴黎协定》等在内的一系列重要协议和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