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中创观点|券商集中布局,碳金融发展未来可期

· 中创观点

“双碳”目标下,国家政策引导叠加经济效益提升,为碳金融赛道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吸引了大批金融机构入市,争相布局相关业务。近期,一则券商集中布局碳排放权交易的新闻,更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01 六家券商获碳排放权交易无异议函

今年2月以来,已陆续有6家国内头部券商获得证监会发放的碳市场准入无异议函(至本文截稿时,包括中金公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华宝证券及东方证券)。根据该无异议函,证监会明确表示对获批券商在境内合法交易场所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无异议。此前,中信证券及国泰君安已分别于2014、2015年获准以自有资金在境内合法交易所参与碳排放权交易。

broken image

图 | 已获准开展自营碳排放权交易的券商名单

 

02 券商入场有望大幅提升

国内碳市场流动性

券商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中介之一,直接连接投资端和融资端,在开展金融创新和防范金融风险、提升市场流动性、促进信息透明和价格发现等方面,均能够发挥枢纽作用。

目前,我国碳市场交易标的主要为现货交易,交易品种单一,风险管理工具缺乏,日常交易活跃度低。市场以大宗线下撮合交易为主,价格信号失真。全国碳市场交易换手率约2-3%,国内试点碳市场交易平均换手率约5%,均远低于欧盟碳市场约500%的换手率。

券商入局碳排放权交易,发力碳金融市场,将进一步丰富碳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拓展业务绿色发展新机会。券商可以承担包括碳市场做市商、碳资产中间商、碳债券承销方、碳金融产品开发方等多样化的市场定位。

券商入场将有助于加快碳市场金融属性建设,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和活跃度,为企业合规履约、降低自身碳排放和盘活碳资产,提供更多的创新碳金融工具选择。

 

03 主管部门对于扩大碳排放权参与方范围

持积极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的无异议函仅是从证券期货行业主管部门证监会的角度,表达了针对券商自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支持态度,而非碳市场主管部门生态环境部的碳排放权交易资格批准。从真正意义上的碳市场参与主体角度,目前券商尚无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的资格。

但此次证监会对于多家券商发放的无异议函,清晰传达了主管部门对于扩大碳排放权参与方范围,放开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交易持积极态度。

此外,其他相关主管部门也针对金融机构参与碳市场,多次释放出积极信号。例如,2021年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主导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明确鼓励金融机构有序探索碳金融服务。2022年证监会发牵头起草金融行业标准JR/T 0244-2022《碳金融产品》,制定具体的碳金融产品实施要求。2023年央行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04 试点碳市场将成为券商

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全国碳市场目前仅允许控排企业入市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允许金融机构入市开展业务尚有待时日。地方试点碳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则可以成为各大券商先行先试,探索开展碳排放权交易业务创新的试验田。

broken image

图 | 八大试点碳市场开户要求

随着全国碳市场政策制度的健全完善,试点碳市场交易经验的积累,预计在碳市场主管机构等多方配合下,未来全国碳市场将逐步放开市场参与主体类型。

此次证监会的无异议函,将有助于促进试点碳市场提高流动性,促进市场价格发现和减排目标的达成,并加强碳市场金融属性建设。

 

05 先行展业的两家碳券商创新成果丰硕

国泰君安和中信证券作为业内最先开展碳金融相关业务探索的两家券商,创新成果丰硕,为同业机构展业提供经验参考。

以国泰君安为例,于2015年获准入市,在业内率先成立碳金融业务团队。

◆ 2016年,正式涉猎碳配额交易。

◆ 2021年,发行了证券业首单挂钩广东省碳排放配额的收益凭证。

◆ 2022年,落地国内收单基于CCER减排量交易协议的融资合作和证券业首单挂钩上海市碳排放配额的场外期权交易。

 

06 金融机构纳入碳市场交易主体

是大势所趋

参考欧盟等成熟碳市场的发展经验来看,包括券商在内的金融机构被纳入碳市场成为交易主体,并开发运用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以提升碳市场活跃度,是大势所趋。

金融机构自欧盟碳市场成立之初就被允许参与交易,主要发挥中介作用,并增强市场流动性,促进碳价发现,占据市场持仓份额超15%。

全球最大的碳期货交易平台——洲际交易所(ICE),吸引了超90%的欧盟碳期货(EUA)交易。其中,金融机构在参与市场交易的主体数量中占据最高比例,并在2018-2021年期间增幅超70%。

broken image

图 | 2018-2021年ICE EUA期货各类市场

交易主体数量(个)

 

07 碳期货将是最值得关注的

碳金融创新产品

由于碳排放权交易相比于传统的商品及金融产品交易,存在更大的政策性和技术性风险,碳金融衍生工具的需求随之显现。在诸多碳金融工具中,碳期货起步最早,市场交易也最为活跃,根源并服务于碳现货交易。

全球碳市场中欧盟、美国已建立碳期货市场,并且碳期货在实际流通中已成为主流的碳交易产品。其中,欧盟碳市场中超80%的交易额、超90%的交易量来自于碳期货。碳期货对于开展套期保值,丰富企业交易策略,以市场化手段帮助企业实现低成本减排具有重要作用。

broken image

图 | 2013-2020年欧盟碳市场现货、期货成交情况

我国于2021年4月正式揭牌成立广州期货交易所,有序推进碳期货的研究开发工作。今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碳达峰实施方案》,也明确在广州期货交易所探索开发碳排放权等绿色低碳期货交易品种。作为最值得关注的碳金融创新产品,碳期货的尽快问世,并发挥市场作用也值得期待。

 

08 券商助力碳金融发展未来可期

碳资产和碳市场具有明显的金融属性,需要按照金融市场规律建设碳市场。随着主管部门对于碳排放权交易参与方范围逐步放宽,券商参与碳金融市场发展逐渐深化,券商助力碳金融发展未来可期。获准参与碳排放权自营交易业务的券商,充分发挥在产品设计、市场交易、金融服务、风险管理方面的功能,开发运用碳期货、碳远期等金融衍生品,将有效助力碳金融市场产品体系的完善,市场活跃度的提升合理碳价的发现。

以坚持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进经济向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目标,合规、审慎开展业务,并将相关业务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将有助于发挥券商在服务实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全社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打造“碳中和券商”“零碳券商”新品牌。

 

订阅
上一篇
聊聊ChatGPT在低碳领域的“能与不能”
下一篇
中创观点 | 《北京市市管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解读与应用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