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观点 | 冰雪盛会中的绿色财富
在这个冬季如火如荼开展的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更是众多科技成果与技术创新的一次集中应用落地:“水立方”变身“冰立方”、“百米级、分钟级”精准气象预报、国家速滑馆世界跨度最大的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5G信号覆盖所有场馆、8K比赛画面实时传输……科技冬奥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主要特色,连我们的冬奥“顶流”冰墩墩的穿着风格都充分体现了现代科技和冰雪运动的愉快结合。
与科技概念齐头并进的,是本届冬奥会的另一个特色亮点——碳中和。
北京冬奥组委在申办时就承诺,北京冬奥会所产生的碳排放将全部实现中和。从能源、建筑、交通、碳汇四方面入手,通过低碳能源、低碳场馆、低碳交通等措施,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同时采取林业碳汇、企业捐赠等方式实现碳补偿。
为了科学量化和评估北京冬奥在碳中和方面的行动及成效,直观绿色办奥的可持续解决方案成果,2021年9月起,北京理工大学联合国家速滑馆、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山东国舜绿建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绿色交易所有限公司、北京奥特美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单位,共同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专项“低碳冬奥监测与碳中和调控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项目,将冬奥碳排放相关的人-机-物-环数据监测、碳排放核算、评估和管控功能集成于一体,测算各项低碳技术的减排量以及赛事总体碳排放量,实现了北京冬奥的“碳盘点”。
北京冬奥主要低碳措施相比于传统方案的碳减排量
北理工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向着“更环保、少排放”的方向迈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指导下,国际奥委会形成了气候行动框架,要求自2019年起,所有奥林匹克运动和体育运动都找到实施减排的最佳实践,很多奥林匹克运动的相关方也参与了这项行动。
在各界的共同推动和努力下,北京冬奥会已采取多类低碳措施实施减排:减少能源使用量、用能清洁化、减少材料使用、低碳材料替代。
- 少能源使用量:通过技术升级或建设能源智能管控系统,节能提效,从而降低火力发电或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
- 用能清洁化:减少使用或不使用化石燃料发电、供暖,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避免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碳排放。
- 减少材料使用:在材料消耗方面进行干预,降低因基础设施建设、物资供应等产生的碳排放。
- 低碳材料替代:通过使用生产和运输过程更节能低碳的材料,降低因材料消耗产生的生命周期碳排放。
“国际奥委会希望赛事能成为促进东道主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同时,国际奥委会也希望通过赛事打造并关注绿色的、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不仅能应用于东道主,也能在其他国家进行推广。”
——国际奥委会品牌和可持续发展总监
玛丽·萨鲁瓦
北京冬奥会充分运用绿色低碳、智慧服务、人工智能、5G等前沿技术,正在打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有智慧的绿色样板。赛场内,注重综合利用和低碳使用,赛场外,高度重视环境治理工作,绿色办奥的理念贯穿始终,每一处应用都凝聚着社会的力量。
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核心的冬奥“北京标准”,不仅支持这届冬奥会形成了“可持续·向未来”的目标愿景,也将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丰富经验,这笔来自北京的绿色财富正在对全球低碳与可持续理念的推广产生巨大的引领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