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创观点|全球自愿碳交易进入新纪元
很多人把2021年称为“碳中和元年”,火爆的不仅是政策、概念,更是真金白银的碳交易量。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的顺利结束,114个交易日中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2021年12月31日收盘价54.22元/吨,较7月16日首日开盘价上涨13%,碳交易对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可称为“强制交易市场”,与之对应的非控排企业之间的交易,则属于“自愿交易市场”。
有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前8个月,全球自愿交易市场交易额已超过7.48亿美元,有望成为有史以来交易量最高的年度之一,2021全年市场交易额极有可能突破10亿美元。

2020年下半年以来,全球主要国家相继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在政策刺激下,2021年全球自愿交易市场增长势头强劲,截止到8月份交易量已超过2020年历史最高值,达到了2.393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在碳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国际自愿减排市场两年实现了实际交易额翻倍的巨大突破。

全球碳中和极高的社会关注度和政府逐步提高的减排门槛,带动了自愿碳抵消需求的提升,从项目签发到完成交易,极快速的项目周转速度也反映出市场强烈的需求。截止到2021年8月,全球项目签发量林业和土地利用变化类以及可再生能源类两类签发量较2020年增长迅猛,林业碳汇基本实现签发量翻倍,两类项目已占据了总签发项目的88%。

林业和土地利用项目类型项目中,从2020年到2021年REDD+项目成交量大幅上升,特别是减少计划外采伐和采伐转保护两类项目,分别有166%和972%的项目签发增长。尽管此类项目的方法学以及项目实施效果一直受到一定程度的争议,但市场数据表明,国际买家们仍然偏向选择了REDD+类型的项目。Verra(VCS)作为REDD+类型的主要标准制定者和交易平台,热度上升明显。为回应社会质疑的,Verra今年已经宣布将通过新要求对基线进行严格筛查,提高碳汇类项目的可靠程度,这无疑也会对碳汇类项目的申请核证造成一定程度影响。
全球森林提升类型项目(IFM)在签发量上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但是亚洲市场则正好相反,价格和签发量均有小幅上升,主要原因是来自中国IFM类项目的快速增加。造林和再造林项目(ARR)则是另一部分迅猛增长的林业碳汇项目,尤其是亚洲市场增幅达到383%。
气候变化投资者组织(IIGCC)的数据显示,购买者更乐于长期购买从大气中去除碳的抵消项目(例如造林再造林、土壤改良以及碳捕获等),这种固碳类价格虽然较高(相比减排类项目价格高出5倍左右,见下表),但基本反应了市场的购买意愿,且随着全球脱碳需求的加大,固碳类项目未来仍然存在极大的增长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