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迫在眉睫的国际贸易壁垒
2023年7月10日,欧盟理事会通过了《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以下简称《新电池法》)。该协议随后将在欧盟官方公报上发布,并于20天后生效。

《新电池法》对电池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生产到再利用和回收)提出了多项规范要求。特别是对于电池碳足迹,最快从2024年起将要求在欧洲经济区(即各欧盟成员国加冰岛、挪威、列支敦士登)上市的电动汽车电池必须按照欧盟产品环境足迹(PEF)的标准要求进行披露。不止欧盟,前些时间日本经济产业省也发布消息,计划自2024年起要求报告电池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并于5月26日联合日本环境省正式发布《碳足迹实用指南》,解释了日本碳足迹计算和披露方法。此外,欧盟还在与日本、美国等国家就碳足迹核算规则和标准进行协调,为互认绿色产品做准备。产品碳足迹正在成为国际贸易壁垒的关键之一,欧盟PEF也很有可能渗透到全球产业链,逐步成为事实上的碳足迹全球标准。

欧盟PEF的概述与发展
欧盟产品环境足迹(Product Environmental Footprint,PEF)由欧盟研究总署和欧盟环境总署联合制定,是欧盟官方的生命周期评价(LCA)标准与认证体系,用于综合评价16种环境影响类型,其中就包含碳足迹核算与碳标签认证。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欧盟委员会一直在推动生命周期思维于欧洲产品政策中实施。特别是综合产品政策的COM/2003/302号通讯为所有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生产、使用和处置阶段的环境持续改善建立了框架条件。随着国际参考生命周期数据系统(ILCD)的发展及多项资源环保政策法规的推动,欧盟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体系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欧盟PEF发展包括试点阶段和过渡阶段。在试点阶段(2013-2018年),欧盟组织多个行业制定了几十类产品的PEFCR细则(PEF Category Rules),包含电池、光伏、纺织皮革、食品饮料等;在过渡阶段(2019-2022年),欧盟进一步完善和发展PEFCR体系。同时,欧盟也在政策和立法层面为使用PEF方法做准备。例如《欧洲绿色协议》、《绿色声明指令》等政策都提出需使用PEF披露产品环境影响信息。随着对PEF的要求进入到政策实施阶段,PEF预期将逐步扩展到更广泛的产品范围,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按照PEF方法披露产品的环境信息。

图 | 欧盟产品环境足迹种类规则(PEFCR)体系

欧盟PEF评价方法体系
欧盟PEF建立在现有方法和国际标准(如ISO 14040系列和欧洲ILCD指南)的基础上,遵循LCA方法的评价框架,但提供了实现更高程度准确性、一致性、再现性和可比性所需的进一步规范。由于PEF计划用于取代产品碳足迹、产品水足迹等单项指标评价方法,所以它的评价指标一共包括16种资源环境影响类型,如气候变化、酸化、臭氧层消耗、水资源消耗、富营养化等。

图 | PEF评价方法框架

国内出口企业的应对之策
随着欧盟PEF相关政策的逐步推行,综合性的、更为严格的产品市场准入标准必将逐步实施。这将对所有在欧盟销售的产品及其生产者和供应链企业造成长期且深远的影响。企业应密切关注欧盟资源环保相关政策,主动开展产品PEF评价,建立碳基础数据体系,加强供应链碳管理,为应对愈加严峻的“绿色贸易壁垒”挑战做准备。

图 | 企业开展PEF评价的工作流程
中创碳投是国内首批碳标签授权评价机构,具有丰富的碳足迹服务经验。数据核算依托多个国际、国内知名数据库支撑,可为企业提供碳足迹“一站式”全流程服务,包括LCA评价、碳足迹认证、碳标签评价、标准开发、碳足迹因子库、碳足迹数据管理体系、碳足迹数字化系统开发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为200+产品提供产品碳足迹服务,涉及新能源、电池、机械设备、食品、消费、石化、化工、纺织制造、环保技术、农业等行业,具有丰富的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经验。
结合“双碳”领域数字化服务经验,中创碳投研发了企业碳管理综合服务平台——碳e管。其中,碳e管·产品碳足迹管理子平台涵盖了产品全生命周期建模、碳足迹核算、供应链碳管理、结果分析、数据质量评估、碳足迹因子库等模块,用户可在系统内便捷、高效、精准的完成产品碳足迹核算及分析,识别重点减排环节,一键导出碳足迹报告,生成碳标签。平台同时支持SaaS标准产品服务与私有化定制服务,既能服务于企业自身,也能扩展至上下游供应商使用,帮助企业降低可能的法律和市场风险、降低贸易或供应链成本,为企业创新绿色产品提供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