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场配额成交情况

- 本月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77.0万吨,总成交额0.45亿元。挂牌协议交易月成交量280吨,月成交额1.7万元,本月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58.00元/吨。大宗协议交易月成交量77.0万吨,月成交额0.45亿元。
- 截至6月29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64亿元。
- 本月全国碳市场碳价出现小幅波动,交易活跃度下降,最终碳价较上月月末相比下跌1.7%,自59.00元下跌至58.00元,线下成交5笔交易。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58.00元,最高为62.00元。
-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55.00元,最高为61.20元。
- 线上成交280吨,较上月成交量相比大幅减少。
- 线下成交77.0万吨,较上月成交量相比减少49.7%。
广东配额成交情况

- 广东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性下降,平均碳价波动较大,碳价先行上涨至84.90元后开始下跌,最终月末碳价较上月相比小幅上涨,自78.54元上涨至78.57元。本月产生2笔线下交易。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77.01元,最高为85.00元。
-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37.88元,最高为80.00元。
- 本月线上成交68.5万吨,交易量与上月相比减少53.7%。
- 本月线下成交79.5万吨,交易量与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湖北配额成交情况

- 湖北碳市场本月平均碳价波动较大,交易活跃度下降,碳价先行上涨至51.05元后小幅下跌,月末碳价出现上涨趋势,最终月末碳价较上月上涨3.7%,自47.29元上涨至49.04元,线下无交易。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46.00元,最高为51.88元。
- 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23.9万吨,交易量相比上月增加32.9%。
上海配额成交情况

- 上海碳市场本月碳价整体呈现下跌趋势,最终月末碳价相较上月下跌3.5%,自62.77元下跌至60.59元。线下无交易产生。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60.59元,最高为63.00元。
- 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3.1万吨,相较于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北京配额成交情况

- 北京碳市场本月线上交易活跃度增加,碳价出现大幅波动,最终碳价较上月下跌4.1%,自74.00元下跌至71.00元。线下产生2笔交易。
- 线上最低成交价为60.00元,最高为88.80元。
- 线下最低成交价为62.00元,最高为85.00元。
- 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17.1万吨,相较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 本月线下成交总量为4.0万吨。
天津配额成交情况

- 天津碳市场本月下旬交易活跃度增加,碳价出现小幅波动,最终碳价较上月上涨4.2%,自28.00元上涨至29.17元。线下产生2笔交易。
- 线上最低成交价为29.17元,最高为30.00元。
- 线下最低成交价为29.50元,最高为31.50元。
- 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7.0万吨。
- 本月线下成交总量为19.1万吨。
深圳配额成交情况

- 深圳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大幅增加,碳价冲高至46.00元后开始回落,最终周末碳价较上周末相比上涨72.5%,自20.66元上涨至35.63元。线下无交易产生。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22.07元,最高为46.00元。
- 本月线上共成交37.7万吨,较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重庆配额成交情况

- 重庆碳市场本月交易持续低迷,碳价波动较大,先行下跌至37.50元后开始回暖,最终碳价较上月相比上涨11.9%,自43.80元上涨至49.00元。线下无交易产生。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37.50元,最高为49.00元。
- 线上成交1.3万吨,较上月相比减少58.1%。
福建配额成交情况

- 福建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增加,碳价整体呈现上涨趋势,最终价格较上月相比上涨25.3%,自19.63元上涨至24.59元。本月线下无交易产生。
-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21.59元,最高为26.00元。
- 线上成交20.5万吨,与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减排量成交情况

- 6月,CCER共成交160.7万吨,成交量较上月相比大幅增加,其中上海、四川成交量相对较多,天津、深圳、北京也有小幅成交量,其余试点无成交量。
- 从开市以来CCER累计成交量来看,上海占比39%,位居第一,广东占比16%,位列第二,天津占比15%,位列第三。
绿色金融市场
1、淘金零碳未来 南方环交所碳中和ETF首批获批
6月28日,首批环交所碳中和ETF重磅获批。南方环交所碳中和ETF获批,为首批8只环交所碳中和ETF之一。
南方环交所碳中和ETF跟踪的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上海证券交易所和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编制推出。从指数编制来看,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从沪深市场中选取100只业务涉及清洁能源、储能等深度低碳领域,以及高碳排放行业中减排潜力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沪深市场中对碳中和贡献较大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新疆喀什地区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成功落地
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喀什地区分行向华电福新叶城新能源有限公司发放1.5亿元优惠贷款,获得低成本央行资金支持9000万元,这是喀什地区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贷款。
华电福新叶城新能源有限公司作为新疆华电叶城5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主体,计划项目总投资2.75亿元,但因企业自筹资金能力有限,近80%的资金需通过银行贷款来解决。了解到项目情况后,人行喀什中支立即组织金融机构人员对项目开展评审工作,在银企双方多次协商下,向企业发放贷款1.5亿元,期限20年,年利率仅3.95%,低于五年期以上LPR利率70个基点,有效解决企业建设初期资金短缺难题。据测算,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平均上网电量10.62万MWh,年平均等效利用小时数为1514.2小时,每年可带动碳减排量8.15万吨。
3、广发银行落地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 助力湾区绿色低碳发展
近日,广发银行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用于支持台山海晏镇200MWP渔业光伏发电项目,带动碳减排量超4万吨,以绿色“贷”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能源高质量发展。
该项目总装机容量为500兆瓦,若全容量并网,每年可提供5.43亿度清洁能源,满足11万户家庭全年用电量,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电厂相比,每年可以节省标准煤约19.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3.4万吨,相当于大湾区约7.5万亩森林的碳汇量,具有良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4、甘肃兰州新区绿色金融合作项目签约300亿元
近日,兰州新区举办绿色金融助力强省会行动暨项目签约仪式,兰州新区管委会与12家金融机构围绕绿色金融发展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有关金融机构与企业签署相关合作协议,签约总额达到300亿元。
本次政银企深度合作将助推兰州新区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为高质量推进强省会行动贡献力量。签约仪式上,部分金融机构代表分别从项目、基金、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专项债券等方面作专项主题发言。在活动现场,部分企业做了推介路演,项目涵盖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大数据、新材料、医疗康养以及能源化工等诸多领域。
5、吉林银行落地东北首笔碳减排挂钩贷款
近日,在吉林银行、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三方共同推动下,吉林银行与成来电气科技有限公司落地东北首笔碳减排挂钩贷款。
吉林银行在央行碳减排支持工具政策的基础上,创新引入“碳减排挂钩”模式,将企业的贷款利率与企业用电量进行挂钩,依据企业碳能力评分,对企业设置分档利率,在碳评分达到同业标准以上的情况下,对企业贷款执行不同的优惠利率,反之则提升贷款利率,以此激励企业采用节能降耗技术等生产运营方式,实现绿色降碳的目标。
6、海南首笔碳中和挂钩项目贷款落地
6月2日,海南省首笔碳中和挂钩项目贷款成功落地。该笔贷款总金额4000万元,期限15年,专项用于定安县龙湖镇尧什村农光互补发电项目建设。
尧什村叶菜种植区及蘑菇基地大棚分布着光伏电板,“上面发电、下面种植”。其所属的海南定安南科鑫安农光互补发电项目的建成,让有限的空间产生了双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据初步测算,该项目总占地265亩,产生的电力电量可作为海南电网的有益补充,可实现每年节约标准煤量5778.53吨,减少烟尘排放量约7.08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74万吨,并减少其他废气排放。
数据来源:各试点碳市场交易所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由中创碳投建立,网站中所有资料均为中创碳投收集整理,未经许可,任何企业、机构、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翻版、复制、刊登、发表、修改、仿制或引用本网站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