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国市场配额成交情况

- 成交量方面,本周配额交易活跃度升高,配额日均成交量110.4吨,环比增加3.6%。本周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总成交量552.0万吨,总成交额3.39亿元,挂牌协议成交量211.7万吨,环比上周成交量增加20.0%;本周大宗协议成交量340.3万吨,环比上周成交量减少4.5%。本周无单向竞价。
- 截至本周,2025年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8462.6万吨,累计成交额60.07亿元。
- 截至本周,自开市以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7.15亿吨,累计成交额490.40亿元。
- 成交价方面,本周碳价持续下探,挂牌协议均价57.13元/吨,环比下跌6.4%。本周挂牌协议综合成交价最低为59.12元/吨,最高为62.09元/吨。本周五挂牌协议综合收盘价为59.68元/吨,同比上周收盘价下跌3.9%。
- 本周碳排放配额19-20挂牌协议周成交量500吨,周成交额3.3万元,本周五收盘价为65.00元/吨;本周大宗协议无成交;本周单向竞价无成交。
- 本周碳排放配额21挂牌协议无成交。
- 本周碳排放配额22挂牌协议周成交量28.1万吨,周成交额548.2万元,本周五收盘价为60.91元/吨;本周大宗协议无成交;本周单向竞价无成交。
- 本周碳排放配额23挂牌协议周成交量55.0万吨,周成交额3175.5元,本周五收盘价为55.50元/吨;本周大宗协议成交量45.0万吨,成交额2608.0万元;本周单向竞价无成交。
- 本周碳排放配额24挂牌协议成交量147.6万吨,成交额8368.6万元,本周五收盘价为55.50元/吨;本周大宗协议成交量295.2万吨,成交额1.92亿元;本周单向竞价无成交。
02 广东配额成交情况

- 本周广东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升高,本周碳价小幅波动,最终碳价较上周末相比基本持平,自33.00上涨至33.13元。本周线下无交易产生。
- 本周线上成交价最低为29.78元,最高为36.88元。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0.2万吨,较上周成交量相比大幅增加。
03 湖北配额成交情况

- 本周湖北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升高,碳价小幅波动,最终碳价较上周末相比下跌7.8%,自41.75元下跌至38.30元。本周无线下交易产生。
- 本周线上成交价最低为38.00元,最高为41.89元。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为1.3万吨,较上周成交量相比大幅增加。
04 上海配额成交情况

- 本周上海碳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本周碳价平稳,最终碳价与上周末相比基本持平,自60.05元上涨至60.45元。本周线下无交易产生。
- 本周线上成交价最低为60.05元,最高为60.50元。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为6.4万吨,较上周成交量相比减少10.1%。
05 北京配额成交情况

- 本周北京碳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本周碳价小幅波动,最终碳价较上周末相比下跌5.3%,自108.11元下跌至102.38元。本周线下有3笔交易产生。
- 本周线上成交价最低为102.38元,最高为107.78元。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为3.4万吨,较上周成交量相比减少9.7%。
- 本周政府约定购回配额成交量6万吨。
06 天津配额成交情况
🔹本周天津碳市场无交易。
07 深圳配额成交情况

- 本周深圳碳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本周线上有3笔交易,最终碳价较上周末相比下跌6.8%,自45.09元下跌至42.01元。本周线下无交易产生。
- 本周线上成交价最低为42.01元,最高为45.00元。
- 本周线上成交总量为0.4万吨,较上周成交量相比减少94.2%。
08 重庆配额成交情况
- 本周重庆碳市场无交易。
09 福建配额成交情况
- 本周福建碳市场无交易。
10 CCER成交情况

- 本周全国CCER成交总量6.3万吨,较上周成交量减少50.1%,成交额486.0万元,成交均价77.44元/吨,较上周均价下跌1.1%。
- 截至本周,全国CCER碳市场累计成交量295.6万吨,累计成交额2.48亿元。
- 在本周试点碳市场无CCER交易。
- 从开市以来累计成交量来看,上海CCER成交量位于第一位,远远高于其他试点,广东位于第二位,天津位于第三位。
*数据来源:全国碳市场交易数据来源于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公开数据;试点碳市场交易数据来源于各试点碳市场交易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CCER交易数据来源于北京绿交所公众号。
11 绿色金融市场
1、浙江嘉兴核能供暖领域首笔碳普惠交易落地
近日,由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盐分局牵头,浙江零碳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与海盐某公司签订了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协议,后者通过购买104吨二氧化碳的核证减排量用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
这是嘉兴海盐通过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替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首次探索,也是全省核能供暖领域首单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交易。海盐目前已开发《利用果蔬废弃物替代污水处理厂碳源碳普惠方法学》《海盐县核能集中供热碳普惠方法学》等3个碳普惠减排项目方法学。
2、全国首笔河湖碳汇挂钩贷款落地南平
9月15日,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与厦门象屿金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落地全省首笔支持融资租赁的ESG挂钩贷款。
本笔业务中,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为象屿金象下属子公司象屿融租提供融资支持,用于支付储能项目租赁物购买价款,并将贷款利率与企业的ESG(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三大维度绩效表现挂钩,鼓励企业提升ESG表现,为社会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注入新动力。这一创新模式体现了银租双方在产业链中形成“ESG价值发现-银租生态共建”的良性循环,为更好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例。
近日,全国首笔河湖碳汇挂钩贷款由农行南平分行发放给南平铝业。该贷款将专项用于企业购买河湖碳汇以抵消碳排放,核心是将企业融资与生态碳汇能力挂钩。河湖碳汇指水生生物吸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此模式让金融需求与生态价值相连。南平铝业借助该贷款响应 “双碳”战略,激励自身研发节能技术、革新工艺。农行南平分行依托当地水系优势推出该产品,截至8月末绿色信贷余额达44.49亿元,助力形成“生态保护—金融支持—产业升级”良性循环。
3、世界银行助力石家庄低碳城市建设
9月17日,世界银行贷款石家庄低碳城市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全球首个以降低城市碳排放为目标的项目,贷款总额达2.5亿美元,项目实施期为2025年—2030年,还款期限30年。项目聚焦轨道交通站点、蓝绿空间、学校节能改造等多个领域,旨在降低碳排放强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项目主要在市内四区及鹿泉区范围内开展,通过在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投资中推广低碳原则,提高建筑领域的能源效率,建立低碳发展的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3个领域,开展9项投资活动。预计到2030年将实现二氧化碳年减排量22.945万吨,为河北乃至全国提供低碳城市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