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全国市场配额成交情况

🔹截至2024年7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7月配额(CEA)总成交量346.0万吨,总成交额3.15亿元。挂牌协议交易月成交量70.1万吨,月成交额6320.5万元,7月30日交易收盘价为91.21元/吨。大宗协议交易月成交量275.9万吨,月成交额2.52亿元。
🔹截至7月30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4.67亿吨,累计成交额271.56亿元。
🔹本月全国碳市场交易活跃度降低,碳价波动中下跌,最终碳价较上月月末相比下跌2.3%,自92.78元下跌至90.62元。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86.86元,最高为92.33元。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89.50元,最高为92.05元。
🔹线上成交70.1万吨,较上月成交量相比大幅减少40.8%。
🔹线下成交280.3万吨,较上月成交量相比增加16.4%。
🔹本月碳排放配额19-20挂牌协议月成交量2.8万吨,月成交额253.7万元,截至7月30日最终收盘价为91.50元/吨;本月无大宗协议成交。
🔹本月碳排放配额21挂牌协议月成交量11.3万吨,月成交额1010.3万元,截至7月30日最终收盘价为91.50元/吨;本月大宗协议成交量124.5万吨,月成交额1.14亿元。
🔹本月碳排放配额22挂牌协议月成交量56.0万吨,月成交额5056.4万元,截至7月30日最终收盘价为90.62元/吨。本月大宗协议月成交量151.4万吨,月成交额1.38亿元。
02 广东配额成交情况

🔹广东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大幅升高,本月碳价波动中下行,最终月 末碳价较上月相比下跌17.1%,自49.66元下跌至41.19元。本月线下有1笔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价最低为39.44元,最高为52.00元。
🔹本月线下成交价为47.08元。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上成交120.8万吨,交易量与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下成交10.0万吨,交易量与上月相比减少50.0%。
03 湖北配额成交情况

🔹湖北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降低,碳价平稳波动,最终月末碳价较上月相比下跌1.9%,自41.13元下跌至40.36元。本月线下无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价最低为38.52元,最高为45.00元。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5.8万吨,相较于上月成交量减少67.1%。
04 上海配额成交情况

🔹上海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升高,碳价平稳波动,最终月末碳价比上月月末碳价下跌0.7%,自76.40元下跌至75.87元。本月线下有1笔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价最低为75.09元,最高为76.40元。
🔹本月线下成交价为80.94元。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26.6万吨,相较于上月成交量增加21.0%。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下成交总量为10.0万吨,相较于上月成交量大幅增加。
05 北京配额成交情况

🔹北京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增加,碳价波动较大,碳价大幅下跌后波动回升,最终较上月相比上涨7.4%,自110.00元上涨至115.00元。本月线下有1笔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价最低为70.79元,最高为125.00元。
🔹本月线下成交价为95.00元。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9.1万吨,相较于上月成交量增加61.7%。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下成交总量为4.0万吨,相较于上月成交量大幅增加。
06 天津配额成交情况

🔹天津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降低,碳价小幅下跌,最终较上月相比下跌10.0%,自36.68元下跌至36.00元。本月线下无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价最低为33.00元,最高为36.68元。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13.3万吨,相较于上月相比减少82.9%。
07 深圳配额成交情况

🔹深圳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升高,碳价先涨后跌,最终月末碳价较上月末相比下跌5.5%,自55.80元下跌至52.71元。本月线下有2笔交易产生。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52.53元,最高为59.22元。
🔹线下成交价最低为39.26元,最高为55.00元。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上共成交20.5万吨,较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下共成交7.5万吨,较上月相比减少17.8%。
08 重庆配额成交情况

🔹重庆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升高,本月仅产生4笔线上交易,最终碳价较上月末相比持平,均为43.50元。本月线下无交易产生。
🔹线上成交价最低为39.15元,最高为45.00元。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上共成交2.0万吨,较上月相比大幅增加。
09 福建配额成交情况

🔹福建碳市场本月交易活跃度减低,碳价波动中下行,最终价格较上月相比下跌15.4%,自34.68元下跌至29.21元。本月线下有5笔交易产生。
🔹本月线上成交价最低为27.29元,最高为33.02元。
🔹本月线下成交价最低为20.00元,最高为29.00元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上成交总量为1.0万吨,与上月成交量相比减少24.6%。
🔹截至7月30日,本月线下成交总量为25.0万吨,与上月成交量相比大幅增加。
10 CCER成交情况

🔹截至7月30日,7月份CCER共成交17.2万吨,成交量较上月相比减少67.8%,其中上海成交量最多,四川、北京成交量居第二、三位,广东、深圳、天津试点市场也有少量成交,其余试点无成交量。
🔹从开市以来CCER累计成交量来看:上海占比40%,位居第一;广东占比16%,位列第二;天津占比15%,位列第三。
*数据来源:各试点碳市场交易所官方网站及微信公众号
11 绿色金融市场
1.全国首单碳资产证券化产品在深交所挂牌
7月24日,由深圳担保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发起,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及南山管理局、南山区金融发展服务中心、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共同打造的“碳金融”深圳新模式——“深圳担保集团-南山区-中小微企业19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碳资产)”在深交所正式挂牌。
这是全国范围内首个碳资产证券化产品挂牌发行。本次成功发行的碳资产证券化项目,为南山区5家碳市场重点排放企业及1家碳市场托管会员提供了1.15亿元的融资支持
【观点解读】该证券标志着深圳率先实现了碳资产证券化从“0”到“1”的突破,是深圳市生态环境局与金融机构共创的又一碳金融服务新模式,持续丰富了中国绿色金融地方实践。
2.兴业银行落地山东省首笔境外蓝色债券
近日,兴业银行成功为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行1.5亿美元高级无抵押境外蓝色债券,期限3年。该笔债券是山东省首笔境外蓝色债券,同时创近一年同架构发行的美元非金债券最低利率。
蓝色债券募集资金专项用于可持续型海洋经济,是绿色债券的一种,有利于与海洋相关的可再生能源、污染防治、生物资源和土地资源的环境可持续管理,可持续水资源与废水管理,陆地与水域生态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适应等。
【观点解读】此次蓝色债券充分体现了国际资本市场对可持续型海洋经济项目的认可和支持。
3.全国首批气候友好型企业绿色债券在广州南沙发行
近日,广东能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和广州越秀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根据该标准分别发行了两个绿色债券,总额共计13亿元。
该绿色债券服务于气候友好型企业项目。目前,发行主体均已纳入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平台,且所募集的资金用于支持平台内12个大湾区项目,项目累计投资额近420亿元。
【观点解读】该批发行的绿色债券是南沙新区积极响应并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更是助力大湾区气候金融标准协同的有效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