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主页
回到主页

政策解读 | 加速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助力行业行稳致远

——《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内容解读和要点分析

· 中创观点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发布了《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改环资〔2023〕1638号,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围绕锅炉生产制造、建设运行、回收利用等全链条和各环节,提出了加快推动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中创碳投此前参与了《行动方案》草案的编制,我们希望通过多角度和深层次的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件内容,开展相关工作。

 

Section image

《行动方案》出台背景及内容简介

锅炉是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供热、石化、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截至2021年底,我国各类锅炉保有量约35万台,年消耗能源约20亿吨标准煤,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40%,是我国能耗量最大、碳排放量最多的耗能设备。尽管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结构中的占比不断提高,但我国以煤为主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在未来较长时间内仍会占据重要地位,并逐步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过渡。此外,锅炉还要大量承担工业和居民生活领域供热、供蒸汽等基础需求。锅炉既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需要重点关注的重点领域产品设备。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实施煤电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锅炉行业生产制造技术、燃料结构等得到了大幅改善,节能环保水平也显著提升。但总的来看,锅炉行业低碳绿色发展仍不充分,存在一定的节能降碳空间。早在今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在《关于统筹节能降碳和回收利用 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3〕178号)的《锅炉更新改造和回收利用实施指南(2023年版)》(简称《实施指南》)中,就提出了锅炉行业的2025年工作目标,要求推广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积极稳妥实施锅炉更新改造,以及规范废旧锅炉回收利用,加快促进产业链循环畅通等。本次《行动方案》依托《实施指南》,扩展了覆盖范围,增加了行业重点任务,可以更好地指导锅炉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总体而言,本次《行动方案》从锅炉设计、制造、运行、改造、回收利用和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出发,提出了包括4个大类,共12个小类的重点任务。要求围绕坚持安全第一、统筹协调;坚持绿色低碳、畅通循环;坚持创新驱动、智能高效;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四大工作原则,实现锅炉行业“能源品种多元化、燃煤锅炉大型化、燃气锅炉冷凝化、小型锅炉电气化、电站锅炉高参数化”转型升级。

Section image

图 | 《行动方案》涵盖了4个大类、12个小类的重点任务

 

Section image

《行动方案》目标任务明确,行业发展

有据可依

由于我国在役电站锅炉和工业锅炉的运行参数、运行水平和维护情况等参差不齐,行业发展目标的确定需统筹谋划行业整体情况,进行科学的部署。首先是在锅炉的能效提升上,《行动方案》明确到2025年,工业锅炉、电站锅炉平均运行热效率较2021年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0.5个百分点。这一目标与前文提到的《实施指南》相一致,体现了相关政策的整体性和延续性。根据测算,此举可实现年节能量约3000万吨标准煤,年减排二氧化碳约8000万吨。此外,《行动方案》还要求燃煤电站锅炉全面实现超低排放,燃煤小锅炉淘汰取得积极进展,废旧锅炉规范化处置和回收利用水平有效提升。

进一步到2030年,工业锅炉产品热效率要较2021年提高3个百分点,平均运行热效率进一步提高,在工业锅炉供热量总体不变的前提下,此举可进一步减排二氧化碳约3000万吨。此处与2025年目标的区别在于,运行热效率可以通过优化调整燃料结构、开展节能改造和提高运行人员操作水平等方式实现,而产品热效率更多依赖锅炉设计的优化和新建锅炉标准的提高。由于现阶段我国电站多为配合300 MW及以上发电量的高参数、大容量锅炉设备,其产品热效率已接近理论最大值,提升空间有限。为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更好得支撑可再生能源并网和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对新建电站锅炉而言,更需保证最低稳燃负荷满足电站机组最小出力要求,同时针对存量锅炉要积极开展节能降碳和灵活性改造,满足机组频繁调峰的需求,推动传统火电更好地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过渡。在总发电量不发生较大变化的前提下,通过消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实现电源侧降碳。

 

Section image

对《行动方案》的重点解读

01 严格锅炉准入门槛,有序推进锅炉更新改造

本次《行动方案》对未来行业发展中锅炉的选型、建设、淘汰和回收原则等均做出了详细的要求。例如,方案鼓励各地区、各有关企业根据本地区能源资源禀赋,做好绿色低碳锅炉推广应用。在可再生能源电力充足地区,支持优先选用电加热锅炉;在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鼓励发展耦合太阳能的蓄热式锅炉;当新建容量在10蒸吨/小时及以下工业锅炉时,优先选用蓄热式电加热锅炉、冷凝式燃气锅炉,充分做到因地制宜、合理选型。

而对于新建燃煤电站锅炉,方案要求应全部按照超低排放要求进行建设,采用清洁运输方式,能效达到先进水平。此外,文件还鼓励电站锅炉配套建设CCUS系统。类似的,中美关于阳光之乡的声明中提出在2030年前各自推进5个CCUS大规模合作项目,作为火电行业脱碳的终极手段,未来CCUS技术在行业的应用有望加速。

为有效提高新建锅炉标准,《行动方案》强调对于燃煤锅炉,在集中供热管网范围内禁止新建、扩建分散燃煤锅炉,并限制新建分散化石燃料锅炉;对于燃气锅炉,则应推动低氮燃烧、冷凝、低噪声工艺和设备的发展。同时,要积极开展存量锅炉更新改造,有序将小型电站锅炉和在役时间超过15年老旧低效工业锅炉替换为绿色低碳锅炉,并结合“三改联动”实施主辅机匹配改造、换热系统优化、余热深度利用、探索工业锅炉节能降碳减污协同改造升级等方式,实现节能降碳。

02 重点关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的锅炉行业发展

Section image

图 |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覆盖重点区域名单 截图来自生态环境部官网 一图读懂 |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https://www.mee.gov.cn/zcwj/zcjd/202312/t20231212_1058781.shtml

锅炉是主要大气污染物,如粉尘、NOx和VOCs等的来源之一,特别是在国家大气污染物防治重点区域,应强化对锅炉等大型设备的监管和限制。这里的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可参考12月7日国务院印发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国发〔2023〕24号),主要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详细城市名单见上图)。《行动方案》明确要进一步限制在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新建小型燃煤锅炉。到2025年,重点区域要完成燃煤超低排放改造等措施,切实落实重点行业的污染深度治理。

此外,文件还要求到2025年,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城市基本淘汰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重点区域全城以及东北地区、天山北坡城市群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淘汰35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对于重点区域保留的燃煤锅炉以及其他地区65蒸吨/小时以上的燃煤锅炉要实现超低排放等,体现了“环保一盘棋”原则。但是,我们也注意到对于一些地理位置偏远且较为分散的东北工业园区,一方面,冬季供暖是刚需;另一方面,园区本身热需求不大,通过大型燃煤机组和中长距离管道统一供热不但会增加基建成本,还会导致供热效率下降,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执行锅炉淘汰过程中,也要充分考虑供需两端实际情况,避免因供热效率下降导致的供热成本升高,甚至出现“一刀切”导致断热现象发生。

03 绿色低碳进一步成为锅炉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火力发电是目前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唯一行业,锅炉中燃料的燃烧是火力发电行业碳排放的最主要来源,因此对锅炉碳排放的监测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行动方案》针对锅炉的碳排放监测、管理、核算和标准体系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首先,锅炉使用单位应落实安全节能环保标准,加强能效水平对标达标,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有序开展碳排放核算。此外,行业发展还离不开第三方机构的专业化技术服务,要提升锅炉能效和碳排放监测、核算、评价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智库作用,积极举办业务培训等技能提升活动,有效提高锅炉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技能。

在标准体系建立方面,《行动方案》要求应加快制定修订锅炉热效率、系统能效、能效测试、碳排放核算、碳足迹评估、特种锅炉系统能效评价、超临界二氧化碳锅炉等相关标准。加强我国锅炉能效、碳排放等标准与相关国际标准衔接互认。中创碳投作为起草单位之一,参与了中国特种设备检验协会编制的《特种设备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T/CASEI 024-2023)和《工业锅炉产品碳足迹核算方法》(T/CBWA 00230-2023 / T/CASEI 025-2023)的编制工作,前者对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等产品碳足迹核算的基本方法和通用要求进行了规定,后者对工业锅炉产品碳足迹核算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核算边界、核算方法、数据收集、核酸报告等内容进行了说明。二者均包含两种边界范围,分别是从“摇篮”到“大门”和从“摇篮”到“坟墓”。上述标准的发布对开展锅炉和其他特种设备的碳数据监测和足迹核算提供了基本遵循。

此外,《行动方案》还鼓励锅炉使用企业充分利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充分发挥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反哺作用,支持企业实施锅炉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利用、集中供热替代等项目。截至今年6月末,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碳减排支持工具已支持金融机构发放碳减排贷款超过7500亿元,带动年度减排量超过1.5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Section image

总结

《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我国锅炉行业响应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提供了基本遵循。该方案从锅炉的设计、制造、运行、改造、回收利用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全生命周期出发,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任务和措施,旨在提升锅炉的能效和环保水平,降低锅炉的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促进锅炉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低碳发展。

各有关方面应按照《行动方案》要求,聚焦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监督管理,开展宣传引导,加快锅炉绿色低碳设计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因地制宜开展应用推广,不断提高新建锅炉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切实推动低效落后老旧锅炉的改造、淘汰和回收,促进锅炉运行水平提升,协调推动我国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贡献力量。

 

订阅
上一篇
中创观点 | ISO 14068-1:2023 碳中和标准内容解读及实施要点分析
下一篇
国内碳市 | 全国碳市场交易大幅減少,碳价下跌7.6%
 回到主页
Cookie的使用
我们使用cookie来改善浏览体验、保证安全性和数据收集。一旦点击接受,就表示你接受这些用于广告和分析的cookie。你可以随时更改你的cookie设置。 了解更多
全部接受
设置
全部拒绝
Cookie设置
必要的Cookies
这些cookies支持诸如安全性、网络管理和可访问性等核心功能。这些cookies无法关闭。
分析性Cookies
这些cookies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访问者与我们网站的互动情况,并帮助我们发现错误。
首选项Cookies
这些cookies允许网站记住你的选择,以提供更好的功能和个性化支持。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