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创观点丨电力企业配额试算的常见问题
为进一步提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各类主体参与能力和管理水平,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测试相关准备工作,由生态环境部气候司主办、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承办的8期、17场次碳市场配额分配和管理系列培训班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笔者有幸作为配额模拟交易环节的助教以及宁夏地区的支撑单位代表参与了近期在成都和西安举办的两场培训,亲身体会了全国碳市场建设的加速度和强动力,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培训材料书包上赫然印着“减排放 救地球”几个大字,作为碳圈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不言而喻,此次系列培训活动的重头戏之一是组织各省(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按照试算版配额分配方案开展配额试算,通过现场收集企业各机组相关数据,以进一步检验试算方案中基准线划分和基准值设定的合理性与可操作性。根据小编近期协助宁夏地区进行配额试算的经验以及在培训会现场的耳闻目睹,将企业在试算过程中常见的几个小问题整理如下,希望对还没有参与培训的企业有所帮助。
01
Q:在进行配额试算时企业需要提前准备好哪些数据或材料?
A:在计算各机组配额时,需要用到的数字信息包括各机组的发电量、供电量、供热量和供热比(纯凝发电机组供热量和供热比填0即可,根据试算方案中的公式可算出供电部分配额和供热部分配额,两部分相加即为机组总配额);需要上报的文字信息包括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机组编号、发电燃料类型、装机容量、机组类型、冷却方式等等;在计算配额盈亏量时,需要用到机组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看似填报内容复杂,其实上述所有信息都可以在补充数据表中找到,可谓是“一表在手,试算不愁”。 没有进行2018年度核查的企业,数据来源则是企业台账或统计报表中的数据,以上报省级主管部门的数据为准。对于纯发电企业,供电量=发电量-厂用电量;对于热电联产企业,供电量=发电量-发电厂用电量。供热量可参考行业标准DL/T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公式(101)进行计算,供热比参考行业标准DL/T904-2015《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公式(147)进行计算。02
Q:方案二中,装机容量为330MW的常规燃煤机组,为什么在计算配额时要选取“300MW等级及以下常规燃煤机组”的基准线?
A:300MW等级,实际是指所有400MW以下的机组。特别需要说明的是,在试算时一定要注意机组类型是“常规燃煤机组”还是“循环流化床机组”,经常会有企业选错(后者的基准值更高,补充数据表中“循环流化床机组”在机组类型一栏有标注)。03
Q:背压机组的冷却系数?
A:背压机组的冷却系数为1(同水冷,空冷冷却系数为1.05)。04
Q:如何判断企业配额盈缺量?
A:目前配额试算工作都是以机组为单位,因此首先需计算各机组配的配额盈缺量,再判断企业整体配额盈缺量。机组配额盈缺量=机组配额量-机组排放量,结果为正数即该机组有配额盈余,结果为负则存在配额短缺。05
Q:方案一和方案二试算结果差距在哪?
A:方案一和方案二的本质区别在于,方案二对常规燃煤机组按照300MW等级进行了划分:对于300MW等级以上机组,方案二的供电基准值(0.989CO2/MWh)较方案一(1.015CO2/MWh)更为严格,因此试算得出的配额量也就相对越少;对300MW等级及以下常规燃煤机组来说,方案二的供电基准值相较方案一的1.015CO2/MWh提高至1.068CO2/MWh,因此试算得出的配额量也就相对越多。就目前来说,方案二较为照顾300MW等级及以下常规燃煤机组,但最终国家会采取哪个方案、基准值是否会再次调整,目前来说都还是未知数。对非常规燃煤(含循环流化床)机组和燃气机组而言,方案一与方案二配额试算结果完全相同。

编后话:
在培训现场,除遇到上述配额试算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外,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和咨询如何进行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的实测问题,这表明“高限值”的做法确确实实地敦促企业进行实测,有利于加强企业碳排放管理水平以及科学准确的核算企业碳排放量。